同志們:
2009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年會暨中國城市會展(重慶)論壇隆重召開。我代表商務部,對這次年會和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就我國會展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講幾點意見。
一、我國會展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會展業包括專業從事會議、展覽、節慶活動等內容的行業,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作為國民經濟中的一個獨立行業,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2001年11月,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附件中,把會展業作為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2002年,國家統計局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商業服務業大類中,增加了“會議及展覽服務業”小類。會展經濟不僅通過會議、展覽服務直接創造收入,更重要的是對相關產業都有重要的拉動作用。因此,會展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經濟組織的重視。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中國會展經濟的發展速度和實力增長有目共睹。國際展覽業協會對我國展覽業的發展,給與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該協會近兩屆亞太區主席都推選中國人擔任,并于2006年11月首次在中國召開了國際展覽業協會年會。
在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下,會展業全體從業人員共同努力,目前全國擁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類會展場館200多家,展覽總面積600萬平方米,場館總數量和展覽總面積均居世界第三。2007年全國各類展覽項目已接近4000個,成為名副其實的“展覽大國”,而且已經培育出一批在世界排名領先的大展項目,如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等。此外,一些大型國際性專業展覽會,如北京、上海、廣州的汽車展覽會,以及機床工具、紡織機械、郵電通訊、廣告印刷、醫藥保健品等展覽會,都在世界排名前列。2010年5月,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這是繼北京奧運會之后,在中國舉辦的又一場重大會展活動,對上海、華東地區以及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都將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
在中國會展業的發展中,始終堅持法制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專業化的方向。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先后頒布了展覽業利用外資的政策,并在CEPA協議中對港澳資本進入內地展覽業實行優惠政策。從2006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展會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規定。2006年7月,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又推出了出國展覽的有關政策。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較快發展,會展經濟的基礎必將越來越雄厚,今后的發展也必將越來越扎實。
當前,全國正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用科學發展觀衡量,目前我國會展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世界會展業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這些問題主要是:管理體制不順,規劃指導不力,展館建設過熱,市場競爭無序,企業有待扶持,缺乏行業自律等等。認真研究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是進一步提高我國展覽業發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展覽業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迫切需要,應該引起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會展業從業人員的充分重視。
二、進一步加強商務部對會展業的指導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商務部工作職責,商務部是對商貿服務業進行歸口管理、行業指導的政府部門,因而具有對會展業進行指導、管理和服務的職能。
針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商務部認真學習國務院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重要決策,落實國辦134號文件中關于“大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的要求,今年2月發出了《商務部關于抓好2009年商貿會展促進消費有關工作的意見》。在文件中,商務部提出了“引導支持品牌展會,帶動相關行業消費”、“豐富節慶展銷活動,擴大商品消費”、“開展特色餐飲等活動,促進服務消費”、“密切供需,強化促進效應”、“完善服務,強化消費帶動效應”、“創新手段,強化消費擴展效應”、“規范秩序,優化會展消費環境”、“轉變職能,做好會展引導與服務工作”等八項措施。文件還列舉了商務部2009年內貿領域引導、支持的各類展會26個,以及地方及協會舉辦的各類會展節慶活動39項。
今后,在加強對會展行業的宏觀管理和指導服務方面,商務部還考慮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繼續做好現有國際展會項目的審批與服務。為了整頓規范會展業發展秩序,維護我國的國際形象,《行政許可法》規定對國際展會繼續保留項目審批制度。對于商務部而言,對展會進行審批也是服務,既要按照現行規定嚴格掌握標準,規范審批程序,更要注意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工作方法,努力實現快捷、周到,滿足行業需求,更好地為地方政府和辦展、參展企業服務。
二是進一步加強對會展業基本情況的調查研究統計工作。目前,我國會展行業的正式統計渠道還沒有最終形成。近年來雖然有一些城市逐步開展了會展業的統計,但全國的情況仍不清楚。2003年商務部曾經對商務系統的展會情況進行過調查,至今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最近,商務部商貿服務管理司召開了專門會議,研究部署開展會展統計的工作,請各有關單位和企業予以支持。
三是努力構建會展行業健康發展的環境。為適應會展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城市的商務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單位陸續制訂出一批促進展覽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寶貴經驗。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會展業的發展目前主要依托城市,因此以地方為主制定展覽業發展規劃和促進政策更為有效。今后,商務部將在認真總結各地經驗基礎上,進行必要的總結、宣傳與推廣,為制定全國性的鼓勵政策與扶持政策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四是大力實施會展品牌戰略。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是國際會展業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提高我國展覽業競爭力的必經之路。今后,要在總結經驗基礎上,逐步推行品牌展覽會的認證制度;借鑒展覽業發達國家經驗,適時建立我國品牌展覽會的評價與認證體系;在商務部指導下,成立全國經貿類展覽會的認證管理組織;通過開展對境內優秀經貿展覽會的品牌認證工作,促進我國展覽會的品牌化。
五是繼續深化會展業管理體制改革。商務部正在積極進行調查研究,進一步改革、改善對會展業的管理。包括廣交會在內的一批商務部主辦的展覽會,已經進行了職能調整,把具體操辦事務轉移到部屬事業機構。同時,要按照與時俱進的精神,探索進一步精簡國際展會審批的途徑和方法。
三、化危機為機遇促進會展業科學發展
當前,全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影響。會展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然受到波及,遭遇危機。面對不利的經濟形勢,我們要化“危機”為“機遇”,堅定信心,開拓創新,努力促進會展業發展,拉動整體經濟的復蘇。同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會展協會、企業等,要進一步理順職能,加強整合,明確分工,做好各自的工作。
一是整合、理順會展業管理部門的職責。目前,各地管理會展業的機構有多種形式,如會展辦、會展協會、貿促機構、商務機構等,隸屬部門也各自不同。從促進我國會展業的健康發展的總體目標出發,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向地方政府反映情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明確主管部門及其職責,并與其他涉及展覽業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建立起展覽業管理工作的協作機制,搞好展覽業的行業管理。
二是充分發揮各地會展業發展的特色與優勢。由于各地發展會展業的積極性高漲,一些會展項目內容重復、時間沖突,甚至出現無序惡性競爭的情況。各地應努力探求本地會展業的特色與優勢,認真分析本地區、本城市在全國會展業發展大格局中的地位,結合本地所具有的區位、基礎、產業、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和劣勢,研究提出地方性會展發展規劃。
三是合理規劃新建會展場館。目前,一些地方的展館總量已出現過剩狀態,但各地建館開發的熱度依然不減。希望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根據區域經濟、產業優勢和城市化發展需要,會同發展改革、城建、國土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本地展覽業發展規劃,并爭取將其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在展館建設上,既要根據展覽會的功能和特點,避免求大求洋、浪費資源,又要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充分考慮展覽會所需要的住宿、餐飲、交通等方面的配套要求,合理布局。
四是大力培育會展市場主體。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經濟和展覽業發展需要,引導會展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樹立品牌意識,逐步提高企業的組織規模和競爭能力,推動展覽業從單純的數量擴張向規模擴大、層次規格提升轉變,努力培植一批符合地方產業經濟特點的品牌展覽會。
五是大力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與協調作用。各級展覽行業協會要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活動,通過加強行業內的自律與協調,實現行業的自我約束和健康發展。在商務部指導下,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成立三年來,各項工作都有較快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受到業界的廣泛支持。希望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進一步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在理論研究、政策咨詢、實務推進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祝愿全國各地的會展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相關機構和企業,努力實現我國會展業的健康、平穩、較快發展,為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