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會議中心與和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是北京乃至全國的標志性會展場館,每年承接大小展覽、會議若干,緊湊的排期、穿梭的人流足以證明場館的“生意之好”,但即使如此利好的會展場館,也和全國其它展館一樣,面臨著一些政策問題。日前,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劉海瑩和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副總裁姚瑞,在參加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座談會上,對于《意見》的“政策紅利”如何落實到場館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姚瑞表示,首先要明確展館的公益性定位。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政府提供公益方面的支持。以德國慕尼黑為例,一下飛機就有對會展場館的導引的圖標,沿途沿線都有,而且從展館就有去機場的標識。此外,在德國很多城市,持有展會的門票或是參展證明就可以免費坐地鐵和公交等。這些掌握在政府手里的社會資源,如何向展覽場館經營者和展覽會的主辦者,包括參展企業傾斜,建議政府可以加大在這方面的支持力度。
劉?,撝赋觥兑庖姟纷钪匾膬r值,其一是是明確了產業地位,其二是明確了主管部門。對于如何更好落實并執行《意見》他提議需要明確場館公益化和市場化結合的落實細則。場館基礎設施如路燈、下水道是社會公益設施建設,稅收是否應由場館負責,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明確。
提到稅收,姚瑞稱,展覽業營改增之后館租并沒有作為抵扣的一個項目。而作為展覽會的主辦者,館租是最大的一項支出,所以營改增之后沒有減少費用,反而增加了。他建議要實事求是地來降。“平等是基礎,我覺得也是必要的。姚瑞同時指出,目前在北京辦展會,只把它作為臨時性大型活動來管理。每辦一個展都要報批。安保方面目前為止就需提交20多份文件,這其中有很多是很難弄全的,還必須由安保方面確定保安的數量。而在德、英兩國參加展覽會,現場不過就是一兩個安保,如果出事他們馬上就能到。并不像北京,規定一個地必須配備多少安保人員才能審批。據很多主辦方反映,上海辦安保手續比北京便捷很多,成本至少節省一半到三分之二。姚瑞稱,會展現在已經形成產業鏈,如果還按30年前的做法,把它列為臨時大型活動去管理,顯然不正規,也就衍生出各種復雜的問題,最終是制約了展會的發展,也同時制約了展館的發展。
《意見》作為我國展覽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如何落實是業界討論的重點。劉?,摫硎疽龊谩兑庖姟返慕庾x,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基礎扎實、布局合理、發展均衡等重要內容都需要細化。同時應建立會展業溝通機制,使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真正能聽到企業的聲音。姚瑞坦言,《意見》是歷史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感覺到巨大的效益,但也需要各有關部門為落實文件各項政策落地付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