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會展,武漢每年大大小小的展覽會博覽會似乎看起來不少,但是說得出來名字排得上號的又有多少呢?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武漢總展覽規模與2014年相比略有增長,但發展水平與國內一線城市相比仍差距明顯,在杭州、南京、成都、重慶等二線城市中居后,在中部地區落后于鄭州、長沙。”尚格會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珺如是說。
1月19日,政協武漢市委員會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作為武漢市政協委員的張珺,提出了“打造會展集團軍,構建會展中心城市”的建議。
張珺介紹,雖然武漢2015年積極引進了一些專業展和巡回展,但大多是外地公司組展,由于其流動性和對政府資金補貼及優惠政策要求多,拉動本地經濟有限,無法帶動武漢本地就業增長。
而本地知名大展數量不多,專業展大多生存艱難,消費展大多生命力脆弱。特別是武漢本地培育的專業展,運作的會展公司大多實力較弱,同時受到外來同類型、同題材展會沖擊。消費展更是存在展題高度重復、惡性競爭的局面。
張珺建議:要打造本土會展企業集團軍,共同做大武漢本土的品牌會展公司和品牌展會項目;提高展會市場化運營力度,可嘗試公開招標的形式,將原有政府主導的會展項目交由專業會展公司運營,逐步形成市場化運作為主導的會展模式;加強國際化與智能化建設,建設智慧會展城市。
“武漢如果形成會展企業集團軍的格局,可以有效提升整體組展水平,增強武漢在全國會展業話語權,提高武漢展會的品質和規模,擦亮武漢在國內外‘會展之都’的名片。”張珺興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