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會展的新形態
發布時間:2019-05-13 更新時間:2019-05-13 作者:北京逸格天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益 點擊次數:76254
“智慧會展”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2011年之前。筆者2015年在中國貿易報上發表的《“互聯網+會展”的幾點思考》一文中提出:“互聯網+會展”的終極目標是智慧會展。
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技術創新層面因素。由此逐步孕育產生行業內各種創新生態,是行業創新層面的結構、經濟因素。這是智慧會展的兩大基因,不可或缺。
“智慧會展”是運用目前以及未來的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收集、分析、整合會展行業的各類信息,對包括策展、組展、場館管理和運營、設計和工程、服務和運營,以及公共安全、環保、配套服務及相關活動等在內的全產業鏈上的各種資源做出智能配置,對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實質是要實現會展行業的智慧管理和智慧運行,進而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走過“互聯網+”“大數據+”,也走過對于“顛覆還是升級”“手段還是目的”的探索,時至今日,業界對于智慧會展有更清晰的認識:智慧會展是依托新技術及其所闡發的創新理念和創新可能性,對于會展體系的整合、集成,優化會展組織、管理和服務系統,從而形成會展及服務的新業態、新形態和新模式。智慧會展的核心是基于會展品牌傳播和營銷的“智慧”服務。
當下,智慧會展所依托的“驅動技術”正在升級。2月下旬,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9)在巴塞羅那舉行。作為信息通訊技術(ICT)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行業展會, 本屆大會的主題為“智能互聯”——從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方面進行展示和討論,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2019年是5G元年。
3月中旬,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以“AI上·智慧生活”為主題,正在從理論走進現實的人工智能(AI)產品成為一大亮點,并與大量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家電、消費電子行業深度融合產生最新成果,進而帶來全新、更加美好的智慧生活體驗和智慧生活方式。4月初,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開辟了5G競技場(The 5G Arena),包括真實的5G使用案例、會議和論壇。在這里,消費者和智能手機用戶不是主要的案例及話題,5G將滿足工業4.0的全新要求,成為技術提供商和用戶會面和交談的要點。
ICT的發展催生了信息社會、知識社會形態,推動了創新模式的嬗變。或許沒有人知道5G的全面商用將于什么時間落地,但是,肯定沒有人否認5G勢必會來到。
《中國移動經濟發展2019》報告指出,中國移動通信生態系統將助推經濟增長,邁向5G時代,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領先的5G市場之一。
智慧會展正在切換5G賽道。會展業最大的改變將是什么?
首先是客戶習慣的改變:將更加依賴移動互聯網,并享受依托于此的便捷生活服務。一方面,受眾對于內容的關注更加“碎片化”,一旦不夠吸引即刻就會失去關注;另一方面,受眾對于內容的關注更加“垂直化”,內容行業將更加多樣、推送更加精準,受眾對于喜歡的內容將停留相對較長的時間,從而產生消費等一系列行為。
其次是內容“大爆炸”:更精細——針對不同的產業、行業的內容更加精細、垂直;更精準——直擊目標受眾“痛點”,讓受眾對于內容產生興趣;更智能——對于受眾興趣點更智能的感知,從而進行更細化的推送;自帶社交屬性——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內容能夠自帶社交屬性,產生裂變式影響。
在傳統會展的原有形態中,服務對象單一,主辦方、展館方和展覽服務商圍繞參展商這一展覽行業主要“收入來源”,各司其職、各擅勝場、各自為戰,“涵蓋了整個市場體系,并且表現出各具特點的運營及業務流程,擁有各自的業務標準、行業規范和可界定的核算邊界”。
可以相信,這個形態的改變已現端倪:一方面是科技進步推動體驗形式的發展,體驗形式則導向了內容的發展;另一方面,參展商對于固有會展形態的不滿足,主動適應參觀者習慣的改變和內容“大爆炸”的求新求變。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第十八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一些參展商跳出傳統車展模式,打破傳統展位布局,以更豐富的內部空間變化和切割,以“做任務”的方式,從線上到線下將參觀者代入其中,以“趣味性+話題性+傳播性”來打造全新的品牌體驗空間。
用戶習慣的改變和內容“大爆炸”,正在推動展會新形態:如參展商的展位輕量化,產品場景化;以用戶為中心,追求線上線下深度結合的優質體驗。主辦方則圍繞展會品牌和影響力的打造,使展會成為數據入口——提供更為精準的觀眾群體定位,以更“迎合”觀眾行為特點的流程、布局和組織形式,為參展商和觀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參展體驗。而展覽服務商則以創造優質體驗為最終目的,為主辦方、參展商提供營銷策略支持與優質的內容營銷。
未來的趨勢將是主辦方和展覽服務商圍繞內容營銷,以體驗為路徑,依托新形態和新模式,或獨立、或合作爭奪會展服務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