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展會服務,率先以品牌活動提振產業信心
——專訪長沙市會展辦主任陳樹中
“疫情下,只要做到會展項目不倒,就至少能吸引展商和買家的關注,為城市會展業、產業發展打好基礎。”長沙市會展辦主任陳樹中今天向中國經濟網·會展中國介紹,長沙3月31日發布了首批2020年度長沙十大大型展覽項目。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的情況下,長沙積極貫徹國務院和省政府對復工復產的要求,在全國會展城市中率先發布年度重大展覽項目,扶持會展機構、全面啟動城市會展。
在長沙這次發布十大展覽項目中,2020湖南汽車展覽會暨長沙市首屆汽車消費節將于4月30日-5月5日率先舉辦,面積6萬平米。這是全國會展城市中啟動最早的汽車消費類會展活動。為加強防控,遠紅外線智能防疫機器人將首度現身車展,該機器人集360度無死角監控系統、紅外溫度探測系統、人臉識別和智能語音識別系統以及智能大數據分析系統等于一體,可在對人員密集場合精準測量人群體溫,并捕捉異常情況。
對此,陳樹中表示,疫情還在全球蔓延,能否在一定時期內、一定程度逆轉也未可知,是否引發全球性經濟危機還有待觀察。會展業一直在努力推進的國際化也將受重大挫折,業界對此要高度重視。貫徹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二十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深耕國內市場是城市會展發展的主要方向。以中國內需的體量,足以支撐各界渡過難關,也是未來一段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調。所以長沙也在考慮出臺一些措施鼓勵會展企業加大消費類展會開發,在運營中也要高度重視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2020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后市場交易大會將于6月4—6日舉辦,這是繼2019年首屆長沙工程機械展成功的基礎上,針對工程機械生產、交易、使用等全產業鏈的又一個重大創新的會展項目,今年首屆的展覽面積5.4萬平米。作為2021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疫情穩定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個大型工程機械專業展,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二手工程機械設備交易展,希望能構建后市場服務體系夯實“全鏈條”工程機械生態圈,以“國際展”擦亮長沙城市名片,以“國際平臺”搶占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制高點。
“這次疫情之后,對自然的敬畏和愛護等生活理念會更深入人心,長沙將通過對新展會題材的開發,呼應新形勢發展和城市產業、品牌發展需求。”陳樹中介紹 ,將于11月20—22日舉辦中國(長沙)自然公園國際博覽會,這是長沙自主創辦的首屆新展,規劃展覽面積11萬平方米。展會主辦單位之一的中國林學會將在展會期間舉辦一系列高端論壇,內容涵蓋森林、濕地、草原、海島自然公園保護利用以及野生動物保護等內容,這也是國內外第一個以此為題材的大型專業展會。
除了本次發布的十大重點展覽項目外,陳樹中還重點向會展中國介紹了將于今年9月舉辦的(長沙)國際稻作發展論壇,是長沙自主創辦的在國際上非常有影響力的品牌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領銜,已在長沙舉辦了兩屆,上屆吸引500余名國內外知名稻作專家參加。今年的論壇將與中國鄉村產業博覽會同期舉辦。受疫情影響的“糧食安全”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在2018年首屆論壇上,袁隆平先生就曾發表過《發展雜交水稻,為世界糧食安全做貢獻》的演講。今年這個話題更會有特別的意義,也更能體現中國科學家對全世界戰勝疫情的多方面作用。可以期待,在長沙舉辦的這個國際論壇和鄉村產業博覽會的意義和關注度。
陳樹中最后表示,今年長沙會展辦和行業組織對受疫情影響的會展業做了三個階段的規劃和工作,前兩個月主要任務是穩定行業隊伍、加強專業培訓,已撥付專項扶持資金,助企業排憂解難渡過難關;4月—9月是第二階段,將恢復舉辦一批展會,發揮會展對消費和產業的拉動作用。加大公共資源投入力度,幫助企業做好項目推廣,提振信心;第三階段是從今年9月到2021年上半年,將重點謀劃第二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規劃30萬平米展覽面積,將其打造成長沙會展的標志性項目和國際一流知名展會。長沙作為會展城市的整體營銷,展示城市輻射力、基礎設施、配套功能、人文旅游等綜合實力。創新展會服務,為在長沙線下辦展、線上連接提供政策支持和應用場景,吸引國內外會展主辦和展商來長沙辦展、參展,將長沙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會展城市。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