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復蘇階段,會展業界切不能以僥幸面對疫情
這兩天瀏覽圈圈,發現展會活動真的明顯多了起來,而且是各地都開始此起彼伏地開展。這邊是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20食品飲料展FBIF,那邊是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上海美博會CBE,國家會展中心更是三展聯動,開始呈現業界期待的復蘇場景。總之,各地公司都已經開始逐漸忙碌起來了,這是好事。
相對于前一階段,辦展形勢確實已好很多,盡管僅是兩天之隔。兩天前后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面貌。相對而言,會展人心態緩解了很多。所謂事在人為,至少那些能干的公司打算開展的業務明顯可以開張了,其他的公司自然也將逐步推開。顯然,盡管手續還是很繁雜,審批也很必要,但至少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松動。
六個月的等待與彷徨,六個月的學習與消化,六個月的糾結與煎熬,六個月的轉變與整改。如今,六個月的彷徨逐漸化解,未知的等待正在變為更多可行的期待;六個月的學習多少有一些成效,知識的消化讓我們繼續成長;六個月的糾結逐漸解開,煎熬正離我們慢慢遠去;思路的轉變是必然的,措施整改與人員更新也在所難免。
在該時刻,主編認為會展人特別要注意解決好孰輕孰重、誰先誰后及輕重緩急等問題,尤其在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等角度要嚴格把關,不可有任何松懈,具體如下:
1.牢固樹立“安全重于經濟”的意識
盡管現金流已經長時間停滯,盡管會展人心情仍有些焦慮,盡管展會活動亟待開展,我們始終要將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一旦決定要重新開張,首先問一下自身:疫情防控措施究竟如何?能做到萬無一失嗎?盡管各種意外可能發生,但必要的防控手段千萬不能打折扣,僥幸心理堅決要不得。
2.不打折扣地落實“組織負責制”
“誰舉辦,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這樣的表達十分鮮明地顯示了舉辦者與組織者的主要責任。顯然,我們不能簡單地關注會展公司停頓多日之困苦與會展業界長期停滯之糾結,必須要重視和明確自身在整個展會過程中的重要職責,不做得不償失的事,千萬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所以組織高層責任重大。
3.確保“局部”組織具備“整體”思維
十分明顯的是,緊接下去的復蘇場面是業界特別歡迎的,也是今年十分來之不易的。因而,珍惜當下,著眼未來,千萬不能浪費大好的活動時機。產業發展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總體環境,任何公司的簡單失誤將會造成整個行業發展的阻礙。每個公司都要吸取教訓,保證在自身展會中不出現任何疫情事件。
4.堅決貫徹“疫情防控無死角”
相對高中風險地區而言,低風險地區是幸運的,但卻不應掉以輕心。所謂的高中風險與低風險是相對的,低風險只要出現風險就將完成地區風險等級轉化,對后續的產業影響將會是十分致命的。因而,疫情防控要堅持全過程全員動員并層層夯實,堅決貫徹疫情防控無死角。所以,以僥幸面對疫情很致命。
5.盡可能避免“好了傷口忘了傷疤”
疫情當中,那么多的公司重新充電或者系統地開展業務學習,對于公司的戰略做出了有效調整。然而,此時我們不應重蹈覆轍,不因再次進入“忙起來根本沒時間調整與復盤”的怪圈。如果疫情一過,我們的思維重新恢復如舊而不善于以核心競爭力面對挑戰,未來的風險將不可避免。所以,未雨綢繆很重要。
信息來源:明說生態會展 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