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區域產業品牌的特點
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中國制造大國的地位逐步提升,制造業呈區域化、規?;⑾到y化的趨勢發展,產業集群現象已十分明顯。北京中關村號稱“硅谷”,聚集著IT產業和電子行業;廣東佛山的陶瓷,東莞的電子、服裝、模具,惠州的制鞋,中山的燈具,順德的家具和澄海市的玩具、工藝品業已形成規模品牌效應;上海聚集了紡織業和機械制造業;浙江嵊州的領帶業;溫州的鞋、服裝、眼鏡;義烏的小商品;紹興的輕紡、化纖,黃巖的模具;永康的五金,海寧的皮革、服裝;余姚的輕工模具;鄞縣的服裝;奉化的服飾;慈溪的小家電;永嘉的鈕扣、泵閥;路橋的日用小商品;金鄉標牌;大唐的襪業;甌海的閥門;柳市的低壓電器;臺州的精細化工;四川的中國航天產業;這些產業集群的發展在國內都十分著名。據有關部門統計,僅浙江省目前擁有年產值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區519個,年產值達6000億元,平均每個縣有3個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極大提升了所在地區的經濟影響力,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靚點。區域產業品牌是指依托產業集群,在某個區域范圍內形成的具有相對規模和較強生產力、較高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的公共產業產品。它的特點有三個:首先是區域性強,一般限定在一個地區或一個城市的范圍內,帶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另外其品牌效應強,代表著一個地方產業產品的主體和形象,并對本地區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最后區域產業品牌也可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產物,只有在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在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國土上才能產生區域品牌效應。
二、區域產業品牌走出去的必要性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內的產業集群顯現了品牌化的發展態勢,但品牌化的效應并未在國際市場范圍廣為傳播,在海外形成著名品牌效應的中國產品少,形成著名品牌效應的生產基地亦鮮為人知。有產業集群的地方就要樹立核心的區域產業品牌。區域產業品牌建設是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區域產業品牌為謀取更大的社會和經濟利益必須馳騁國際市場,在全球一體化經濟的海洋中磨練和騰飛。另外,中小企業單獨創建國際品牌困難大、時間長、成功概率小。區域品牌與單個品牌相比更具實力,更有形象,更具吸引力。它是眾多企業通力合作努力的結果,是眾多企業品牌精華的濃縮和提煉,更具廣泛、持續的品牌效應。中小企業借助區域品牌的能量走出國門時,在較短的時間內以較低的成本可獲取海外客戶較快的認知度,占據了時空的優勢。
產業集群發展到高級形態除了積極利用本地資源外,更注重外部資源、外部市場的為其所用,積極尋求外來資本、技術、管理經驗,積極開發國際市場,以擴大區域經濟的影響力和產業集群的吸引力及覆蓋面,從而形成區域動態的綜合競爭優勢。到海外參加展覽會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最佳選擇。與此同時,外資在得到具體信息后,向中國各地轉移的同時,必然會帶動區域內外的新企業在本土繁殖、成長和扎根,從而依賴本土產業聚集的強大吸納力量,形成區域產業聚集和吸收外資與國際直接投資全球化即“全球一本土”雙重聚集同所在區域信息業的契合。如此產生的效應必定大大推動區域產業品牌在世界范圍的飛速成長,為地方經濟帶來強有力的推動和發展。
為實現這一目標,把中國的區域產業品牌帶到國際市場已成為維護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刻不容緩的工作。根據08年中央工作會議的精神,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到新興市場參展辦展。在積極引導企業充分認識新興市場的作用,下大力氣開拓新興市場的政策指導下,我們認為借助在海外參展辦展的機會,把中國區域產業品牌整體形象帶到海外進行展示是在海外參展和辦展的一種形式突破。
三、區域產業品牌走出去的運作方式
1、聯合有實力的品牌策劃公司或部門對區域產業品牌和核心企業進行整體策劃、包裝后在海外巡展,首先選擇在新興市場上(中東、中亞、東歐、拉美、非洲和周邊地區和國家)知名的展覽會上整體亮相參展。
2、區域產業集聚地政府的商務管理部門與有能力舉辦境外自辦展的主辦機構合作,以區域產業集群整體規模的態勢在中國海外的自辦展上參展。在這方面已有一些主辦機構作了嘗試,例如近年來海外展覽業務發展很快的米奧蘭特國際會展集團2008年組織國內企業參加海外100多個專業展會,除此之外公司還在中東約旦首都阿曼自辦了第五屆“中國商品暨伊拉克、黎巴嫩戰后重建展”并積極籌辦2010年中東(迪拜) “中國家居用品展” (Ch1na HomeLife Show),在展會上,除了開辟專業館外,還顯示了區域產業集群地的發展優勢,得到當地政府的極大重視并在展示國產生較大的反響。
3、結合產業集群地的國際市場開發戰略,國內一些省市和自治區已嘗試在港澳臺和國外定期舉辦商品推介會、同時開辦投資論壇,招商引資洽談會等,這也是推廣區域產業品牌的途徑之一。
4、結合我國己經或將在境外設立的經濟合作開發區(擬設40多個),通過辦展的方式,組織有條件的產業集群地進駐園區,鼓勵企業在園區投資,帶動設備和產品的出口。
5、利用國家對沿邊開放的政策,作為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突破口,把沿邊開放、境外資源開放、區域經濟合作提到議事日程,在邊境口岸舉辦展銷活動勢在必行。
6、政府部門,如商務部在“對外貿易合作發展基金”中撥付適當比例支持企業在境外建立區域產業品牌產品營銷基地和營銷網絡。
7、由中央協調各地方外經貿委和中小企業局積極支持區域產業走出去并在財政上適當給與補貼。在國內形成中央財政、地方財政、企業自有資金三方管道的資金來源基礎,使區域產業集群地能有效益、有目的、有秩序地制定出海外展覽計劃并積極付諸實踐。
四、區域產業在海外參展主要展示的內容
1、區域產業的產業政策和環境特點展示;
2、產業集群促進城市化發展水平的展示;
3、產業集群中核心企業形象展示
4、衍生、裂變、創新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產品展示;
5、區域產業關鍵技術和高新技術展示交流;
6、區域產業在展會舉辦國投資項目的推介;
7、區域產業招商引資信息發布;
8、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供需展示;
在營造外部環境方面,國家有關部委己制訂出戰略發展目標,本文謹在采取具體措施和實施方案方面提出不成熟的建議,僅供各級政府和區域產業集群地領導進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