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會展業與生產性服務業關系問題時,我有以下四點認識:
一、 需要進行概念辨析
1.會展業與展覽業:所謂會展業應當指的是會展行業或會展產業;在類別方面應當包括:會展活動的組織者、會展場地與設施的提供和與會展配套的服務商;在形式方面應當包括:會議、展覽和活動。
本文所談的會展業就是指展覽業。
2.展覽、商貿展、專業展:展覽就是指展覽會及其展覽會上的相關會議、活動等。展覽會的種類很多,分類方法也多種多樣。
以促進經濟合作、投資貿易、信息交流、商品成交為目的的展覽會、展示會、交易會、洽談會、展銷會等屬于商貿類展覽會(商貿展)。商貿類展覽會以前也稱為經貿類展覽會。2009年2月4日商務部發出《關于抓好2009年商貿會展促進消費有關工作的意見》,使用的是“商貿會展”的提法。
專業性展覽會(專業展)是相對于綜合性展覽會(綜合展)而言的展覽會類別。按照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關于在展覽行業實行共同統計口徑的倡議》中的有關定義,展品范圍在國民經濟統計類別中第一類別各單項之內(譬如:A.農、林、牧、漁業,B.采礦業、C. 制造業等)或在第二類別各單項之內(譬如:C-7.專用設備制造業、C-19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等)的展覽會可以稱為專業展覽會。譬如:農業展覽會、機床展覽會、文具展覽會等。
本文涉及的展覽會是指商貿展和專業展。
3.服務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所謂服務業是國際通行的產業分類概念,指那些提供非實物產品為主的行業。在我國,服務業又被稱為第三產業,其范圍包括除一(農、林、牧、漁業)、二(工業、建筑業)產業以外的其他所有行業。為了與國際通行的產業分類概念接軌,現在已將第三產業改稱為服務業。
國務院在2007年《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改進提升傳統服務業。
現代服務業是在工業產品進入大規模消費階段時,依托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理念發展起來的新興服務業以及部分改造后的“再現活力”的傳統服務業;主要包括: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現代物流業、中介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管理咨詢業、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會議展覽、國際商務、旅游業、教育培訓、醫療服務和社會服務等行業。
典型的傳統服務業包括:普通餐飲、一般貿易、批發零售、郵政業務、公共交通、理發洗浴、家政服務等。
把服務業分成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則是對服務業的另一種分類方法。一般來說,服務對象是企業的可稱之為生產性服務業,服務對象是民眾的則可稱之為生活性服務業。
還有一種關于生產性服務業的提法是說,在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過程中,原來作為制造生產過程中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型工作(譬如:現場安裝、技術支持、流程配套、物流提供、設備維修、銷售服務等)被分離出來單獨設立專門服務部門而稱之為生產性服務業。
本文使用的生產性服務業是指服務對象為企業的那些服務業。
二、 重點關注契合領域
如果根據上述的相關概念的辨析和解釋,現在回答諸如“如何展現會展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作用”的問題時,就必須有針對性地把握各種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重點關注那些具有關聯性且能夠在內容上契合的領域。具體來說,就是要把為那些為參展企業服務的商貿類、專業性展覽會的服務功能展現出來和說明清楚。
在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類別時,商貿類、專業性展覽會的核心服務對象是參展企業。此時,對參展觀眾和買家的服務也是為了使他們在展覽會上更方便、更滿意地與參展企業貿易成交或形成潛在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業在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類別時,還有向生活性服務業領域延伸的情況。本來生活性服務業的核心服務對象是民眾。但商貿類展覽會中的一些展銷會是參展廠家直接向民眾銷售商品的機會和場合。這時,展覽會提供給民眾的服務也就實際成為對企業參展促銷的服務了。
2008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20項具體措施》。其中就包括“大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這里的會展消費主要指的就是在展銷會等會展活動中的民眾消費。
2009年2月,商務部在《關于抓好2009年商貿會展促進消費有關工作的意見》中也提出:引導支持品牌展會,帶動相關行業消費;豐富節慶展銷活動,擴大商品消費;開展特色餐飲等活動,促進服務消費;密切供需,強化促進效應;完善服務,強化消費帶動效應;創新手段,強化消費擴展效應;規范秩序,優化會展消費環境;轉變職能,做好會展引導與服務工作等八項措施。在該文件的附件中還列舉了商務部2009年在內貿領域引導、支持的26個商貿展覽會項目名單。
以上關于商貿類、專業性展覽會與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的相關契合領域及其關系,圖略。
三、 服務功效逐層展開
各種商貿類、專業性展覽會在生產性服務領域為企業提供服務時,實際存在著不同層次、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服務功效。參展企業接受這些服務時也分別在追求不同目標,達到不同層次之目的。
1.現場成交:這是相對直接的或淺層次的目標和目的。在各種展銷會上,參展企業主要是為此而來。
2.收集信息:專業性展覽會一般都是專業聚會的場合,因此也是專業信息最為集中的場合。各種展品、各種資料、各種交流、各種會議都在提供大量的專業性、可視性、研討性、新穎性的知識和信息。因此,對參展企業和到會企業收集信息作用很大。
3.接觸客戶:專業性展覽會特別是那些定期化、國際性的專業性展覽會,其許多參展產品(尤其是大型設備等)并不是為了在現場臨時找買家而來的。它們或是早就落實了客戶,在展出后即轉運過去;或是拿來展示的只是專門的樣品及展品(譬如做了相關的結構剖面)。所以,企業參展企業來參展除了可以了解技術信息外,還有接觸客戶,了解客戶需求、對產品評價、意見等方面的大量信息。這對于企業的發展也大為重要
4.品牌推廣:商貿類、專業性展覽會無疑是一個展示、宣傳企業和產品品牌的大好機會。因此,大凡經營管理好的企業都會非常重視選擇適當的展覽會去參展,并為此投入大量、可觀的參展費用。
5.尋求合作:現代企業的經營早已不是單項的買賣業務。多種方式的經營與合作,都在圍繞企業利潤最大化這一核心運行。所以,利用展覽會的機會探求各種合作,尋找合適伙伴就成為企業參展的又一重要目的。特別是那些以促進投資合作為主要內容的投資貿易洽談會,更值得相關給予企業關注。
6.競爭策略:企業如果能夠把參加展覽會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市場策略、營銷策略、品牌策略、區域策略、競爭策略等)中,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服務,那就達到了較高層次和水平。譬如企業根據戰略要求確定,通過參展如何塑造企業形象,如何營銷產品品牌,如何傳達服務理念,如何展示綜合實力等。在展覽會的這樣一個頗具實效的舞臺上,企業如果利用得當,其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四、 提升路徑精心設計
如何充分發揮商貿類、專業性展覽會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作用,還需要對展覽會品質提升的路徑進行一番精心設計。這里,我想介紹英國勵展博覽集團CEO陸思奇先生的一些觀點。
2008年11月28日,英國勵展博覽集團在北京召開了題為“世界級夢想在中國”的全球峰會,研討展覽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問題。我有幸應邀出席了這次會議。陸思奇先生在發言中談世界級優質展覽會的8條品質標準。其實,這就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提升路徑。
1.展覽會要貼近服務目標,理解和預見所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
2.使參展企業能夠在展會上得到成本—效率的解決方案,甚至能夠滿足比客戶提出的還要多的需求。
3.讓參展企業的在展會上得到更好的體驗,得到從展前到展后的全過程服務。
4.及時向參展商提供準確、及時和有用的展覽會統計數據。
5.必須能夠為參展商和買家提供更為方便的接觸渠道和交流平臺;不僅有展覽會現場,還有展覽會配套的會議和論壇。
6.必須在參展企業和買家心目中樹立起一貫良好的印象;讓他們總能夠得到最為滿意的現實體會和感受。
7.記住,盡管我們與展商之間是商業關系,但更重要的還在為展會的各方提供一種交流的機會和場合;盡管當前已是數字時代了。
8.始終要注意,勵展博覽集團的目標在于把展覽會創造出一種服務、聯系、和諧的社區般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