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械行業基本概念
機械行業又稱為機械工業、裝備制造業(下同),乃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標準》(GB / T4754—2002)的規定,機械行業屬于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制造業”門類;對應著“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等5個大類、40個中類、121小類的產品。在行業的歸口方面則大體對應著現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所屬各行業協會企業和產品的范圍。具體就是以下大約29業分類:
機床工具、電氣設備、日用(家用)電器、儀器儀表、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內燃機、礦山機械、重型機械、石油化工與通用機械、文化辦公設備、照相器材、機械電子一體化技術與產品、食品與包裝機械、液壓氣動密封件、通用零部件、印刷器材與設備、紡織機械、環境保護機械、焊接與切割機械、制冷空調設備、清潔技術設備、模具產品與加工設備、鑄造機械、鍛造機械、熱處理與工業爐設備、塑料與橡膠機械、輕工機械、特種機械等。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時機械行業中的汽車類別又單獨稱之為汽車行業。現本文所說的“中國機械行業展覽會”系指不包括汽車行業的機械產品、技術和企業的展覽會。
二、中國機械行業展覽會主要特點
如果從總體上觀察“中國機械行業展覽會”,可以看出它們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辦展歷史較長
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首先來中國大陸舉辦的外國展覽會,大多是以機械設備為主的外國獨家工業展覽會。接著進入中國大陸的香港展覽公司又陸續舉辦了數量不少的機械行業所屬各專業的展覽會,從而大大推動了國內展覽市場的發展。
1978年5月,當時的第一機械工業部和中國貿促會曾聯合主辦“多國農業機械展覽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以中方單位為主自行舉辦的大型國際展覽會,具有很大的開創性。
到了1981年4月,第一機械工業部黨組又決定主辦“機械工業擴大服務領域展覽會”,并明確樹立了以展覽會方式促進產銷銜接的辦展宗旨。1987年5月由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主辦的首屆“機械工業博覽會”更是極大地加快了機械產品從指令性計劃生產走向自主性市場經營的改革步伐。
2.高端項目較多
據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的資料,在中國大陸參加UFI的項目中,大多數是機械行業的展覽會。特別是最早參加的幾個展覽會項目,幾乎都來自機械行業(詳見下表)。此外,還有一些項目雖然未加入UFI,但也已經發展成為機械行業的著名展覽會。譬如:北京·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亞洲國際動力特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國際現代工廠/過程自動化技術與裝備展覽會等。
近年來機械行業的展覽會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一是,出現了一批政府主導型的機械裝備展覽會;譬如:上海的中國工業博覽會、沈陽的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武漢的中國機電產品博覽會、廣州的機械工業博覽會等。二是,一些民營展覽公司舉辦的機械行業展覽會逐漸成長起來;譬如:北京振威公司舉辦的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現已加入UFI。三是,一些外國大型展覽公司將自己手中的名牌機械展覽會向中國大陸轉移,并正在發展成為重要的展覽會項目;譬如:德國慕尼黑展覽公司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展覽會。
3.展覽市場較大
“十五”期間,機械工業保持了快速的發展。工業總產值年平均增長率高達24%;實現利潤平均增長率高達32%;出口創匯平均增長率高達23%。絕大多數重要產品的產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在這樣大好的形勢下,機械行業的展覽會出現了“機械大展攤位爆滿,其他展覽也能存活”的局面。尤其在機床、模具、工程機械、基礎件等專業領域,這種狀況非常明顯。當然在這樣的形勢下,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現象也在所難免。
三、中國機械行業展覽會的管理情況
機械行業的展覽活動起步較早,發展較快。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第一機械工業部時代開始,延續到以后的機械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國家機械委員會、再到恢復后的機械工業部和繼續改為的國家機械工業局,直至現在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這些領導機關里都設有展覽辦公室,對行業的展覽活動進行管理。
1991年機械電子部頒發了關于展覽會的三個管理辦法,這是已知的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對展覽活動進行管理的最早文件,1993年機械工業部恢復后,又一次修改并重新頒發了關于展覽會的管理辦法。機械行業的展覽辦公室在管理協調展覽項目,使展覽活動更加規范有序,以及進行展覽項目的信息統計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1995年7月,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當時的機械部的領導逐漸認識到在展覽活動中政府部門要正確行使自己的職能,就需要有像展覽協會這樣的社團組織在相應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優勢和作用。于是開始醞釀并在1996年3月成立了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這在當時各產業部門中是第一家,成為了改革的產物、創新的產物。
“十五”期間,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始終遵循“團結務實、互通信息,交流經驗,加強協作,推進聯合”的宗旨,開展了大量的工作,舉辦了不少活動,取得了不少成績。
四、“十五”期間中國機械行業展覽總體狀況
(一)機械行業展覽會的數量情況
五、“十五”期間中國機械行業展覽會的代表項目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所屬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2006年9月提供的資料,以下20個展覽項目(按創辦時間先后排列)可以稱之為“十五”期間中國機械行業展覽會的代表項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辦展時間長、形成了規模、國際性較強、具有品牌性,在相關的專業領域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
20個展覽項目是:多國儀器儀表展覽會(1983年4月);北京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1984年10月);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1986年6月);北京·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1987年5月);國際制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1987年9月);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1989年5月);中國國際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展覽會(1989年7月);北京國際王程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1989年11月);中國國際軸承及其專用裝備展覽會(1990年5月);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1990年7月);中國國際鑄造、鍛壓及工業爐展覽會(1990年);亞洲國際動力特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1991年);中國國際機械裝備展覽會暨中國機床工具商品展覽交易會(1992年4月);中國國際內燃機及零部件展覽會(1994年4月);國際電氣傳動與王業自動化設備暨電力電子技術展覽會(1994年6月);國際現代工廠/過程自動化技術與裝備展覽會(1995年5月);中國國際質量控制與測試工業設備展覽會(1995年11月);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1996年5月);國際機械傳動與零部件及制造裝備展覽會(1997手9月);中國國際照相機械影像器材與技術博覽會(1998年7月)。
1、多國儀器儀表展覽會(International Fair for Measurement,Instrumentation&Automation)
表3:“十五”期間多國儀器儀表展覽會主要數據
屆 次 |
第十二屆 |
第十三屆 |
第十四屆 |
第十五屆 |
第十六屆 |
|
時 間 |
2001.10.23~26 |
2002.9.24~27 |
2003.9.16~19 |
2004.9.14~17 |
2005.9.13~16 |
|
地 點 |
上海世貿商城 |
北京展覽館 |
上海展覽中心 |
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
上海光會展中心 |
|
參展國家和地區數(個) |
10 |
14 |
10 |
18 |
18 |
|
展覽面積(平方米) |
境內 |
11000 |
15000 |
14000 |
17000 |
17000 |
境外 |
5000 |
6000 |
6000 |
8000 |
7000 |
|
總數 |
16000 |
21000 |
20000 |
25000 |
24000 |
|
參展廠商數 (家) |
境內 |
330 |
455 |
380 |
503 |
430 |
境外 |
61 |
100 |
97 |
129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