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再度讓浙江烏鎮成為矚目的焦點。當然,這并不奇怪,因為這就是互聯網的本質,“互聯互通,萬物互聯!”習近平主席在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到,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可以說,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
到世界互聯網大會,自然也少不了與會的大咖們。12月16日晚間,參加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互聯網大咖們聚餐。楊元慶在微博寫道:“大家品嘗了丁磊提供的自己養的豬肉、螃蟹等。馬化騰最能喝、最能勸酒。張磊和張朝陽大談養身之道。曹國偉揭密他當年如何錯失雅虎”。看似簡單的一場聚會卻像張千絲萬縷的網,字里行間所滲透的信息讓人尋味。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事物都可能創造出相關性。
會展業也如是。就在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前夕,筆者任職的珠海國際會展中心也碰巧組織了一場關乎“互聯網思維下會展業如何異地聯動”、“一會兩地如何雙贏”的對話。五十余位業內專家學者匯聚、思想碰撞、各抒己見、精彩紛呈。專家們認為,在“互聯網+”的思維下,無論是展覽抑或會議,組織方式都可能會發生根本的改變。實踐也證明,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進行異地互動,不僅僅是“一會兩地”,甚至是“一會多地”都可能發生。
“當下,創新求變的周期提速。”這也是筆者踏上珠海這塊土地兩年多來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珠海與北京不同,沒有首都的繁華、沒有首都的擁堵、也沒有首都的政治經濟地位,但她毗鄰港澳,她休閑宜居,她新生待撫。這些就是她的優勢所在。因此,以珠港澳為主的“一會兩地”會展新模式成為發展趨勢,成了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必然的選擇。正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經貿與會展學院院長劉大可博士所說:“互聯網+”如同潮水,即使你站在原地不動,它也會洶涌而來,你必須作出改變并適應這場大潮。
再比如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舉辦地——烏鎮,映在腦海里的總是秀美水鄉、歲月靜好的千年古鎮印象,很難讓人與每時每秒都產生新點子、優化人生的互聯網聯系在一起,仿佛他們本身就不在一個次元上。然而,這個古色古香的千年古鎮,從2014年開始就成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這也是烏鎮創新求變最典型的表現之一,對比明顯的兩極往往讓人印象更深。
在烏鎮,你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到互聯網帶來的衣食住行上的變化。公共自行車辦卡麻煩,微信掃一掃就解決;手機半路沒電,信息亭當“充電樁”;老人不慎跌倒,警報器幫你呼叫定位……這是互聯網的魅力,并成為烏鎮的魅力。
筆者認為,烏鎮的做法,值得珠海學習。理由是,珠海和烏鎮有那么些許的類似。如珠海是全國公認的宜居城市,環境宜人,雖產業經濟不發達,除航空博覽展、打印耗材展之外,似乎再沒有其他特別具有珠海特色的展會。但這并不意味著珠海不能舉辦特色展會,除挖掘、探索,“一會兩地”的新嘗試外,“自營餐飲”是另一個嘗試,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嘗試。
珠海的宜人,讓初次走近她的人就會被她吸引——不張揚、不焦躁,總是有一種綿柔的磁場,輕輕地挽住心緒,留戀不已。轉瞬間,筆者在珠海的兩年任期臨近屆滿,但珠海會展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珠港澳大橋的即將建成通車,再加上便利的交通環境以及已有的場館和相關配套設施,珠海的會展環境日漸優化。
筆者相信,珠海這座會展新城會在新一輪機遇中展現她的優勢,為會展經濟發展提速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