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泉州市會展業品牌化、規范化、數字化,發揮會展業在“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中的作用,助力企業拓市場、搶訂單,近日,泉州市出臺《支持推動會展經濟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包含政策扶持、組織保障等各個方面的支持細則,共十七條。
加大政策扶持 “真金白銀”獎補
《措施》明確了加大對會展行業的政策扶持。從培育和引進大型會展企業、支持舉辦大型會展活動、會展項目國際認證、鼓勵企業自辦訂貨會、開展微展會、產銷對接活動、舉辦產業型行業性專業會議或高端會議、依托專業市場舉辦會展活動、舉辦線上會展活動、組團參加國內知名產業展會以及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十一個方面對企業進行扶持,有效減輕疫情對會展企業影響,推動會展企業做大做強,幫助生產企業拓市場、搶訂單。政策對推動會展經濟發展的整體資金支持力度較大。
具體來看:對新增具備獨立法人資格、規模以上的會展服務企業可給予一次性20萬元獎勵;對于事先報備同意的,在泉州市舉辦的展期不少于3天的重點產業型專業會展項目且符合具體要求的,單個項目可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對在我市舉辦的、獲得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的會展項目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對于事先報備同意的,在泉州市舉辦的大型訂貨會、產品發布會等商貿營銷活動且符合具體要求的,可給予最高15萬元補助;對于事先報備同意的,組織有真實采購意向的采購商30人以上、生產企業30家以上進行線下精準對接的市級重點微展會并符合具體要求的,每場活動最高可補助30萬元;由各縣(市、區)工信部門牽頭舉辦(含承辦),開展行業細分領域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產銷對接系列活動(B2C)并符合具體要求的,最高可給予50萬元獎補;對于事先報備同意的,在泉州市舉辦的會期達1天、住宿2夜以上的境內外產業型專業會議或高端會議,最高可給予50萬元補貼;鼓勵會展活動落地東海中央商務區,對于在泉州東海數貿廣場活動區舉辦的重要會展活動,給予承辦單位上浮30%補助,單個項目上浮金額最高給予20萬元補助;對規模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線下重點專業展,采取新技術、新模式同期舉辦線上展會的,經審核認定,給予承辦單位10萬元獎勵;對于事先報備同意的,會展企業組織泉州企業赴國內知名展會拓市場、搶訂單,最高可給予20萬元補助;受疫情影響而延期舉辦、因疫情防控產生相關費用且提前報備的重點會展活動可申請相應補助,疫情防控費用補助與辦展辦會補貼政策可疊加申請。
加強組織保障 推動會展服務便利化
《措施》還提出,將加強對會展行業的組織保障,通過專人專班專案、提升營商環境、發揮行業商協會作用等多個方面為重點展會的開展提供支持和服務,持續推動會展服務便利化。
據了解,泉州市政府成立了會展工作專班,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專班下設辦公室掛靠市商務局,負責協調推進全市會展經濟發展。各縣(市、區、管委會)參照成立專班,“一展一策”“一展一案”推進,確保重點展會應辦盡辦,切實幫助企業拓市場、搶訂單,努力打造會展大市。
此外,我市還開發建設了泉州會展碼,對接國家、省大數據平臺,融合注冊、票證、健康信息、門禁、統計分析等功能,對符合條件的參展參會人員自動賦碼,實現本地展會活動一碼通行、一碼通用。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要按照區域特點和行業歸口,在政策引導、政務服務、重要嘉賓邀請、展會觀眾組織、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為重點展會提供支持和服務,持續推動會展服務便利化。鼓勵會展中心(場所)業主減免費用,不收取展會因疫情防控要求所需場地的費用。
《措施》鼓勵會展行業協會組建專家委員會對我市會展項目進行評估、宣傳推廣和專業培訓,對會展活動的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等工作進行專業指導。對于受市商務局委托赴會展活動指導、考評的專家,按500元/人/場進行補助,每場活動不超過5人。
市、縣兩級政策允許疊加申請
據了解,在《泉州市商務局 泉州市財政局關于推動民營企業擴大開放合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基礎上出臺的《措施》,有效期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單家主體每年市級財政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出臺會展經濟支持政策,市、縣兩級政策允許疊加申請。
近年來,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我市持續推動會展活動開展,舉辦了一系列具有閩南文化、海絲文化和產業特色鮮明的會展活動,打造了一批市級重點展會,會展業逐步發展壯大,在促進國際商貿、技術引進和交流合作,以及擴大人文交流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過,我們也應看到,泉州會展行業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產業和區域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泉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措施》的出臺有助于形成本市系統性推動會展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幫助企業拓市場、搶訂單,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