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的變局百年未有,變革會催生新的機遇,但變革過程往往充滿著風險挑戰,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洞察時勢,順應大勢,給出了明確的中國方案。在萬眾矚目的亞太經合組織舞臺上,中國主張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胸懷和擔當。
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7日至18日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并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同把航齊劃槳
共同駛向世界經濟美好彼岸
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發表了題為《同舟共濟創造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要為世界經濟發展把握正確方向,為國際社會找到有效治理思路,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將為世界各國共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習近平主席立足亞太和世界經濟大局,回顧二戰慘痛歷史教訓,總結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經驗,提出應堅持的“開放、發展、包容、創新、規則”等五大“導向”。
1、堅持開放導向,拓展發展空間
要堅持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在開放中擴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實現機遇共享。
2、堅持發展導向,增進人民福祉
要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致力于加強發展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讓所有國家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這才是最大的公平。要把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本國發展戰略,積極構建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發達國家應該履行官方發展援助承諾,增加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疤厥馀c差別待遇”是世界貿易組織的重要基石,這一原則不能否定。
3、堅持包容導向,促進交融互鑒
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樣性及交流互鑒可以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強大動力。要少一點傲慢和偏見、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擁抱世界的豐富多樣,努力做到求同存異、取長補短,謀求和諧共處、合作共贏。一個國家走什么樣的道路,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最有發言權。
4、堅持創新導向,開辟增長源泉
要探尋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路徑,消除一切不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創新潛能和市場活力,深化國際創新交流合作;引領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共同探討建立面向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政策制度體系,營造國際合作環境,讓科技創新成果為更多國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
5、堅持規則導向,完善全球治理
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變革過程應該體現平等、開放、透明、包容精神,提高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
無論是區域合作,還是國際合作,這五大“導向”無疑是應對共同挑戰、實現互利共贏的正確路徑,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愿望。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以及逆全球化思潮暗涌等突出問題,面對全球發展不均、新科技革命浪潮沖擊等系列挑戰,這五項主張為系統解決這些問題和挑戰提出了明確方案,贏得國際輿論廣泛認同和好評。
太平洋島國論壇貿易與投資專員署駐華貿易專員戴維·莫里斯認為:“開放與合作是實現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道路,建立伙伴關系永遠都勝過對抗?!卑拇罄麃唩喬浐辖M織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麥金泰爾表示,亞太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是包容性的,必須尊重各個國家和地區發展模式的多樣性。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表示,“和重建關稅壁壘相比,我們更可能在談判桌前找到解決所謂不公平貿易的辦法”。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認為,只有在世貿組織透明規則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使其成為一個真正開放的市場,而不是一個保護主義的狹隘體系。
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志社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認為“中國主張的全球化理念能讓世界各國人民獲益”。他認為,在應對人類發展面對的共同難題時,需要的是合作而非對抗,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體現了這種合作精神。
習近平強調,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中國將于明年4月在北京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亞太工商界朋友積極參與。
把握經濟脈動
推動亞太合作邁向更高水平
作為亞太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中國始終心系亞太。從提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到推動深化亞太伙伴關系,從繪制互聯互通藍圖到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在歷次APEC會議上,中國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發展理念和經濟治理方案,為亞太和平與繁榮持續注入動力。
在本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對亞太發展再次提出系列倡議:堅持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堅持創新驅動,培育增長新動能;堅持完善互聯互通網絡,促進包容聯動發展;堅持深化伙伴關系,攜手應對共同挑戰。并發表題為《把握時代機遇 共謀亞太繁榮》的重要講話,強調亞太各方應該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秉持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宗旨,把握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努力保持亞太合作勢頭,穩步邁向更高水平。
1、堅持區域經濟一體化,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
持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對各類自由貿易安排,堅持開放、包容、透明原則,促進彼此協調,實現良性互動。要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抵制保護主義。世界貿易組織改革要堅持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要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2、堅持創新驅動,培育增長新動能
我們應該全面平衡落實《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釋放數字經濟增長潛能,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增強數字經濟可及性,消弭數字鴻溝,讓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成員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讓亞太地區人民搭上數字經濟發展快車。
3、堅持完善互聯互通網絡,促進包容聯動發展
我們應該深入落實互聯互通藍圖,以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引領,采取更多務實舉措,讓發展更加均衡、增長更可持續、機會更加平等、社會更加包容。
4、堅持深化伙伴關系,攜手應對共同挑戰
我們應該堅持共謀發展這個公約數,探索解決共同挑戰。要立足多樣性實際,尊重彼此選擇的發展道路,在開放包容的基礎上交融互鑒,在良性競爭的同時互利合作,共同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如今的亞太,是全球最具增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茂物目標將于2020年到期,中國領導人倡導亞太地區應著眼2020年后合作愿景,堅持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展現中國與亞太伙伴一起為區域共謀繁榮、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心。作為東道主,巴布亞新幾內亞將今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題定為“把握包容性機遇,擁抱數字化未來”。中國對亞太包容性增長的助力,也得到地區國家認同。
巴布亞新幾內亞外長倫賓克·帕托說,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加強互聯互通,對實現包容性增長十分重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以投資等方式參與巴新建設,對巴新的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亞太經合組織工商咨詢理事會區域經濟一體化工作組聯合主席、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執行總裁何鳴杰說:“我們高度贊賞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這次新加坡有80多家企業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菲律賓雅典耀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盧西奧·皮特洛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凸顯了中國對世界發展的遠見卓識,中國一直秉持包容開放的態度,與本地區其他國家分享經驗、共同應對挑戰、攜手解決問題,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日本富士通總研首席研究員金堅敏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既是一種政策建議,也包含了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作貢獻、幫助發展中國家的行動和承諾,體現了一個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這四項“堅持”,在中國推動亞太發展一系列倡議基礎上,順時而謀,再次為亞太合作共贏之路貢獻中國方案。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同亞太各方的緊密合作,也為亞太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展望未來,習近平主席的話語擲地有聲:“中國將深入參與亞太合作進程,同各方深化務實合作,為亞太地區發展繁榮作出新貢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中國在自身發展同時,也在參與完善全球治理、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等諸多方面,擔當大國責任,增益世界福祉,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