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會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沈丹陽主編,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展覽概述》于2006年7月出版發行。現將本書的前言及目錄摘錄如下:
前 言
會展業是集商務活動、會議展示、觀光游覽、對外宣傳“四位一體”的新興產業,正在成為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最具生命力的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很大。但目前會展人才嚴重短缺,制約了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了滿足高職高專培養會展人才的需要,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開發了會展專業系列教材,全套共15本。
參與本系列教材編審工作的專家主要來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展覽館協會、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中國國際科技會議中心、北京國際會展協會、北京節慶文化發展中心、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組委會、成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香港亞太會展研究中心、博智會展設施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圓桌會議顧問公司(臺北),以及北京聯合大學國際商務學院、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廣州大學旅游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廈門國際會展學院等,他們是會展業的資深專家和教師,其中不乏業內權威和知名人士,對會展行業的工作實際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情況十分了解。在編寫教材時,這些專家對教材的定位、結構、特點進行了反復研究和推敲,努力使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根據會展行業相關崗位的需要及會展專業工作人員應具備的職業能力(策劃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宣傳推介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籌資能力),確定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突出教材的實用性,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真正能夠適應職業崗位的需要。
2.將專家們從事會展業所積累的經驗以及該行業的新技術、新理念,有機地融入到相關章節中,突出教材的先進性和可操作性。
3.按照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精選素材的基礎上,合理編排教材內容,從而易教、易學。尤其是在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案例,將為學生的入門學習和相關內容的導入鋪平道路。
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會展經濟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參與教材編寫的行業專家和教師傾注了大量心血,將他們多年的實踐經驗無私地奉獻給讀者;參與審稿的專家也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教材的順利出版作出了貢獻。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懇切希望廣大讀者對教材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修訂時加以完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2006年4月)
目 錄
第一章中國展覽業的形成與特征
第一節中國展覽的起源
第二節中國現代展覽業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節中國展覽業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中國展覽業的體制、政策與法規
第一節中國展覽業體制
第二節全國性展覽業政策與法規
第三節地方性展覽業政策與法規
第三章中國展覽組織者
第一節政府及其部門、事業機構
第二節同業商協會及各類社會團體
第三節專業展覽企業及其他各類企業
第四章中國展覽場館
第一節展覽場館的數量與分布
第二節展覽場館的建設模式與特點
第三節展覽場館的經營情況
第五章中國展覽項目與市場
第一節中國展覽項目及其分布情況
第二節中國展覽市場基本情況
第三節中國展覽業發展趨勢
第六章中國展覽區域與主要展覽城市
第一節中國展覽業與地區經濟發展
第二節中國的主要展覽經濟帶
第三節中國的主要展覽城市
第七章中國展覽業的人才培養與理論研究
第一節中國展覽從業人員與人才現狀
第二節中國展覽教育與培訓
第三節中國展覽理論研究與同業交流
附錄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在我國境內舉辦對外經濟技術展覽會加強管理的通知
附錄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我國境內舉辦對外經濟技術展覽會審批程序有關事項的復函
附錄3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關于在境內舉辦對外經濟展覽會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4關于進一步加強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附錄5在祖國大陸舉辦對臺灣經濟技術展覽會暫行管理辦法
附錄6設立外商投資會議展覽公司暫行規定
附錄7商品展銷會管理辦法
附錄8國際科學技術會議與展覽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口展覽品監管辦法
附錄10上海市展覽業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