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院校應補上“項目實訓創新”重要一課
發布時間:2019-11-11 更新時間:2019-11-11 作者:道同共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 周景龍 點擊次數:109969
去年4月,筆者受邀參加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舉辦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專題國際研討會,自此開始了浙江越秀會展專業學生基于移動互聯網模式的會展項目實訓課,迄今已進行了3個會展項目。在與院校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筆者認真觀察并總結了一些體會,愿與業界交流和分享。
首先,會展項目實訓課的最大特點是遠程移動化。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會展管理平臺,學生們可以利用在校的碎片時間參與到會展項目的工作,而不需要到線下的辦公室辦公,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因課程時間緊張而無法參與會展項目工作的情況。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位于紹興市,學生們可通過移動互聯網與北京的會展項目業務團隊一起籌備杭州、上海、南京的會展項目。這一實訓模式的另一個特點是,學生接觸的都是最新的辦展理念,并以智能化的會展操作體系,在信息資訊共享的基礎上達到最大范圍的團隊協作。
其次,實操性強。院校學生不再是通過模擬一個虛擬的會展項目進行策劃和體驗,而是完全與會展企業員工一起參與到實際的項目流程中,參與的部分不是輔助性的邊緣性工作,而是與會展企業員工共同面對項目中的痛點,并可參與提出解決痛點的意見或建議。同時,學生們還可在實際業務中學習如何研究行業和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如何更好地與客戶進行交流和溝通。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強在校生的參與感、責任感,還能為在校生帶來極大的成就感。
最后,實現線上線下的結合。目前,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已經參與了杭州健康生活節和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的智能服裝時尚論壇,以及在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循環經濟展覽會。在參與上述會展活動中,學生們在展前通過線上參與到會展項目的業務流程,開展期間在現場參與實地工作環節,并通過會展項目主辦方相關人員的實際傳授,在不同環節的細節流程中掌握智能會展系統在執行現場的運營服務程序,獲得了一堂全面且深入的會展業務流程課。此外,他們還引導在校學生在每個會展項目實訓課后做出總結。
筆者特別留意到,在不影響學業的同時,這些會展項目實訓課為在校學生的專業課程帶來積極的互補作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開展遠程會展項目實訓課的目的,是培養新型會展人才,探索會展數字化轉型新模式。
在筆者看來,未來推動智能會展發展最大的挑戰,并不是新科技的應用,而是技術升級帶來的會展企業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團隊能力、分配機制的變革。新時代會展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是具備全球化視野、新科技認知、高度責任感、持續學習力的創新型人才,并須具備策劃能力、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會展行業普遍認為,現階段會展教育與企業實際人才需求相脫節,需要加強校企合作。
筆者希望通過與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開展的會展實訓課,探索出一種行之有效的創新型實踐實訓模式。參與會展項目實訓課的多數學生表示,通過實踐學習,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會展行業的發展前景,并堅定了畢業后從事會展行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