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廣西會展經濟 熊智琳認為應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廣西國際博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熊智琳
“切實履行國企擔當,重振廣西會展經濟”這是廣西國際博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智琳在近期舉辦的中國會展業抗擊“新冠疫情”對策與發展在線研討會上,針對疫情對廣西會展經濟的影響提出的關鍵性意見。
廣西國際博覽集團成立于2018年,是廣西唯一的會展業自治區直屬國有企業,以“推動中國—東盟博覽會升級發展,夯實提升中國—東盟開放平臺”、“帶動廣西會展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為主要目標,業務涵蓋會展場館運營、自辦展覽會議、寫字樓、酒店和商業中心運營等會展業全產業鏈。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集團的業務受到極大影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1-4月的31個展覽項目和會議活動全部取消,根據2003年非典的經驗,新冠疫情對會展業的影響預計會持續到整個4月份,從5月份陸續恢復會展活動,會展中心年營業收入預計減少近30%,集團的會展產業鏈各業務板塊全面受到重創,集團第一、二季度同比業績將大幅度下滑。”熊智琳介紹說,“此外,集團境外業務主要開展國家的環境也不樂觀,越南、老撾等國何時解除限制中國人入境尚未可知,越南貿工部下令越南所有展會不得早于7月舉辦。以上種種,使得集團在2020年的經營將面臨極大困難。”
疫情過后,對于重振廣西會展經濟,集團將從三個方面發揮作用:
第一個方面
推動區、市各級政府重視會展行業對疫情過后社會經濟體系恢復的助推作用
一是推動進一步優化城市會展營商環境
推動公安、消防、商務等部門對會展活動審批持積極態度,提升會展活動審批效率,在符合國家相關要求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安全風險和消防審批門檻,減免相應費用,營造城市辦展綠色空間,刺激更多會展活動恢復舉辦,從而刺激帶動其他領域的生產和消費。
二是推動落實重振會展業激勵政策
博覽集團參與了促進廣西會展業大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和出臺工作,在此行業發展的緊要關頭,我們將積極推動政府部門加快出臺恢復會展經濟細案,與商務、財政、稅務部門溝通,爭取對展會主辦方的補貼、金融和稅收等支持政策,刺激市場端的活躍度。另一方面,爭取政府資金加大對企業參展補貼,鼓勵企業在艱難環境下大膽通過展會這一客戶資源密集的平臺開拓市場。
三是推動多城市多部門合力深耕會展土壤
緊靠工業、商貿、旅游、交通、物流等會展業關鍵“土壤”,通過各產業部門的聯動,打“組合拳”,在出臺紓困和重振計劃時將振興會展元素鑲嵌其中,合力深犁全區會展土壤,重煥會展經濟新活力。
第二個方面
在后疫情階段重視重塑中國會展形象
一是加強對國外的信息披露,增強對中國會展業信心
在中國—東盟博覽會官網設立健康參展專區,采取中英雙語進行健康信息披露,及時發布我國政府控制疫情的進展,發布主辦方針對疫情防控的特別措施、對客商的行程建議,為會展活動構建權威、安全、透明的輿論環境,重塑中國企業形象和中國會展業形象。
二是以東博會升級發展行動計劃為指引
著力打造信息化、智慧化更強的展會服務平臺,強化東博會在展前、展中及展后不同階段的國際貿易、投資項目促進服務功能。
第三個方面
切實履行國企擔當,盡快恢復廣西會展經濟秩序
一是出臺激勵政策,助力中小企渡困
對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相關展會,我們將克服自身經營的困難,拿出專項資金,在南寧市財政對會展業補貼標準的基礎上,再額外增加補貼30-50%,助力會展中小企業度過危機,也吸引更多的展會落戶南寧,為重振廣西會展業馳援堅實的力量。
二是科學合理排期,統籌展會需求
可以預見,因疫情延期的展覽項目和各行業提振措施的實施,下半年的展覽場地需求有可能出現旺盛的趨勢,集團將提前統籌好需求,暢通信息,合理排期,響應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等單位的倡議,“不讓任何一個受延期影響的展覽會因沒有檔期和場地而取消。”
三是創新辦展模式,鼓勵合辦聯辦。
為避免展館排期沖突,鼓勵相似題材的會展合作共辦,減少場地紛爭;同時,對于集團承辦的政府展會,我們將積極探討與民營展會聯合舉辦,創新設計展會運營模式,促進政府展會轉型,加快辦展市場化步伐,起到1+1>2的成效,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會展主體新格局。
廣西國際博覽集團擁有自己的展館、酒店、商場和辦公大樓,是全國不多的展會基地公司。集團承擔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市場化業務,同時創辦了世界米粉大會、中國糖業博覽會等自有品牌展會,每年在東盟多個國家主辦和承辦境外展,在東南亞地區擁有較好的辦展辦會資源。我們廣泛地歡迎各地的政府、機構和會展業的同事與我們尋求多種模式的合作,既可以探討在國內把展會一起做大做強、尋找細分市場創建新的展會品牌,也可以共同走出去開拓深耕東盟市場。
信息來源:中國會展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