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期間的會展產業最新認知與應對新措施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會展與品牌傳播研究所副所長 張曉明
就在除夕之前,一場聲勢浩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國內瞬時爆發。無疑,如此大面積高強度疫情對國內很多行業都極為不利。按慣例,在除夕來臨前后,多少商家能在這樣的時節大賺一筆,他們同樣揣摩著今年的盆滿缽滿。然而,他們的盈利計劃完全落空了,大量貨品被積壓,確實損失慘重。自然,誰也沒有預料到,這一次疫情來得如此突然,涉及面積竟如此之廣。或許這就是命運,抑或是自然界對人類社會的一次階段性報應。
如果說,許多產業因這一場疫情而深受其害的話,會展產業所受到的沖擊或許將更明顯。畢竟,會展產業是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高度集中的場所。無論從帶動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發展角度,還是促進文化交流和普及科學知識的層面,會展業都需要人與組織的高強度、高頻度集聚。也正是這樣的高度集聚性,會展業始終保持持續的發展勢頭,極大地帶動著多種產業的高速發展。基于這樣的層面思考,虛擬會展永遠都不可能完全代替現實中的會展體驗與互動。然而,此時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卻需要人們延遲上班上學,各類活動幾乎如出一轍地被強制性暫停,這無疑是從國家安康與社會進步的角度要求會展產業放慢腳步甚至停止原有的節奏。自然,年后諸多的年會及開業慶典活動都瞬時化為泡影,那么多期待從開年就捋起袖子大干一場的會展企業隨即陷入困境,不少企業管理層在短期內明顯有些“無所適從”。顯然會展界在此時有些“哀鴻遍野”。
在這樣的環境與氛圍中,怨天尤人不可取,自暴自棄不合適,消極怠工不現實。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呢?在我看來,會展人需要面對現實,積極采取一些有效對策,盡可能減少這一場嚴重疫情對會展產業的影響。是機遇更是挑戰,我認為,這是社會發展再次考驗會展產業的市場化與專業化的時候,我們必須提高認識,注重提升,積極籌劃而理性面對。
在對比中,我國的會展產業發展還處于大而不強的階段,多數會展企業有些苦于應付大量會展項目的執行,企業人員相對年輕,富有青春活力然資歷閱歷明顯不夠豐富,導致平時的會展活動時不時地處于應付狀態。這在很大層面上凸顯了人員素養的不夠到位,影響著中國會展業的精度。而當下的人員沒法直接上崗和企業不能正常開工恰恰給企業員工素養提升創造了極佳的學習機會,給那些苦于應付業務的會展從業人員提供了絕佳的充電機會。
干一行愛一行,只是以簡單的情懷面對會展業發展談不上太多的精度可言,只有在業務中不斷學習才能真正地擁有愛一行的資本。當下的會展企業,多數為袖珍型,多數公司的從業人員時不時地因為人員緊缺而充當多面手。在當下的會展高校,多數學者有些半路出家,缺乏實踐經驗,缺乏產學融合與互動的體驗感。會展國際化和專業化的發展正在對中國會展從業人員素養提出挑戰。如果中國會展業始終處于這樣的發展特征,做強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如上所說,這樣的疫情顯然將對會展業的發展形成了嚴峻的挑戰,諸多企業在這樣的形勢面前幾乎無能為力,固然只能順從國家與社會的安排而尋求對策。就在一種幾乎無從下手的短暫悲哀中,人員素養的提升應該迅速進入會展產業的視野,團隊合作的精度有必要再次引起業界的重視,會展企業的多元化戰略值得優化,公司面對公共危機的應對機制值得更具科學性。
基于以上認識,本文認為,當前疫情下會展產業可采取以下對策:
1.“化整為零,高度重視人員素養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從業人員是會展企業最重要的資源。立足現狀通過網絡化手段提升人員素養是疫情背景下會展企業增強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
2.“頂層設計,精確制定企業戰略而提升行業影響力”
從分散分險角度看,多元化是會展企業發展的重要特征。國際化的會展格局要求會展企業在危機中優化戰略,不斷擴大行業影響。
3.“勵精圖治,精心策劃精品展會而提升品牌知名度”
疫情中的會展企業更有精力多層次思考常規展會的精度,由此可加快相關展會的品牌創建速度,為企業集團化奠定基礎。
4.“提高標準,創新團隊工作方式而提升展會專業度”
疫情中的會展企業更有精力思考常規思維的科學性,可以在不斷創新中提高標準而提升會展運營行為的專業度。
5.“緊抓機遇,順勢而為乘勝追擊而提升公司美譽度”
威脅與劣勢可在精心策劃中轉為機會與優勢。會展企業可在疫情來臨時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塑造良好社會形象。
6.“未雨綢繆,注重治理化危為機而提升公司戰斗力 ”
公共危機為企業高層次運作提供了良好的演習機會,會展企業有必要就此提高公司治理能力,更科學地構建危機應對機制。
信息來源:明說生態會展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