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當前,會展業如何應對”之出展篇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地相繼封路,交通、物流中斷,大型活動停辦,會展業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當此之時,政府如何決策,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會展企業又面臨著哪些困境,如何應對;非典時期的經驗有哪些可供借鑒,如何減輕損失渡過難關?……這一系列問題是整個行業共同關心的話題。
作為行業全媒體,《中外會展》雜志3月刊“專題”欄目采訪了各地主管機構、行業協會、主辦單位、會展場館、出展及會展服務商等各個環節的業內人士,共同圍繞疫情之下,中國會展業面臨的挑戰與出路展開探討。其中,出展行業由于各國疫情防控政策和主辦方防控措施等,大量企業上半年的出展計劃被迫取消,倒逼企業探索“云參展”等新形式。現在,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在出展板塊,有哪些大咖在3月刊上亮相吧!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明
沉著冷靜應對,不恐慌、不輕視,把展團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要求境外展團實時與國內保持信息共享,實行24小時領導工作制度。我們還建議出展企業在展團出發前,以線上的形式召集展商開情況說明會,把最壞的可能性提前告知展商,如被限制入境、不能入住酒店、不能進入展館等,降低展商預期,提前安撫展商情緒。同時,提前與展會主辦方、酒店接待等方面溝通,做好應對方案。
福建薈源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丹鋒
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保障疫情期間企業的參展效果。同時,宣導參展企業利用疫情期間做好品牌建設,為企業提供企業整體品牌視覺設計服務,如VI 體系建立、展廳展館設計施工等服務。最后,薈源還建立了資訊收集小組,專門為客戶收集目的地國家政策變化及我國政府扶持政策。希望能為企業提供更及時全面的資訊服務, 為參展企業做好預警及政策宣導工作,從而減少損失。
廣州外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侯洪冰
有些中小企業無法經歷這場寒冬,將會消失在出展的舞臺上,另外一些企業將借機崛起,參與到國際競爭的新格局中。在更廣層面上,疫情對中國國內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對國際市場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疫情之后,中國企業將不得不面對經濟形勢的大幅調整,甚至形成新的經濟業態。在疫情之前,大量中小企業的國際化合作程度相對比較低,大部分以訂單供需的形態存在;疫情之后,預計中國的出展企業會加強同目標市場的本地化合作, 加大代理商或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以應對類似危機。
紐倫堡會展(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Darren Guo
紐倫堡國際博覽集團在德國紐倫堡的展館現場設有專用安全救護及應急防護中心,包括緊急醫療救助站、警局、消防隊以及德國紅十字會等機構以及專業的醫護人員。同時,展館各處也將配備流動搶險救援人員以便第一時間協助突發狀況。另外,一系列防疫措施還包括:在原本高標準的清潔衛生狀態下,將進一步在人流密集處如出入口、門把手及自動扶梯等區域提高清潔標準,館內也將隨處配備免洗消毒液供展商及觀眾使用。
福建世創商務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吉光
首先,針對展會取消或延期參展的情況,及時與主辦方、參展商和相關服務商密切溝通, 做好相關機票和酒店等服務的改簽與退訂、已抵達展品的陳列和保管等。第二,做好業務前瞻,抓緊進行下半年和明年的戰略布局。第三是在這段業務空檔期,加強員工培訓,練好內功,等疫情結束后盡快使企業走上正軌,恢復生機。
北京新葉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振利
疫情導致假期延長,復工時間一再延期,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遠程緊急應對小組”7*24 小時為客戶保駕護航,在線及時解答客戶遇到的問題;針對展會可能碰到的突發事件及時做決議處理,實時掌握境外組委會及展會所在地對疫情的防護措施。疫情無情,人間有情;我們耐心聽取客戶遇到的困難并詳細記錄,面對疫情我們沉著冷靜不畏懼,積極應對。
焦點科技商展部經理林浩
我們把疫情期間海外展會實際情況整理成輯,現已推出美國、阿聯酋、俄羅斯等國的會展實況。同事我們重裝升級SMART EXPO 虛擬展會, 將參與權限開放給免費會員,以幫助大批無法出國參展的中國企業獲得線上的流量曝光及詢盤、訂單,彌補損失。中國制造網也積極與江蘇省商務廳溝通, 通過政企合作的形式幫助非中國制造網高級會員享受線上流量帶來的紅利。
信息來源:中外會展 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