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對疫后產業鏈修復作用不可替代
會展業對疫后的產業鏈修復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疫情防控有序,展會舉辦可防可控;中小企業疫后復蘇需要平臺。這是深圳市會議展覽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深圳市協廣會議展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姚紀廣近日在中國經濟網主辦的“創新展會服務,驅動產業重啟”的中經網會上分享的觀點。
姚紀廣認為,會展業對疫后的產業鏈修復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會展業不是單獨的一個產業,而是跟很多行業密切相關的。一個良好的會展行業,是政府通過改變營商環境幫助中小企業復產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提倡恢復會展業,通過會展業這一有效的渠道去幫助中小企業。讓企業在參展的過程中,活躍在市場上,學到新技術和知識。會展業恢復需要大家從產業中去認識,從今天制造業里中小企業的困難點去認識。就華南地區來說,有很多中小企業。疫情之后最困難的是制造業的中小民營企業。當市場、客戶、產品、技術等發生變化時,線下的交流就變得更加迫切和需要。雖然政府出臺了很多幫助這些企業渡過難關的資金、政策、稅收等相關措施,但這不能根本性的改變民營企業的困難。
疫情后,企業需要解決的最大困難是生存環境和營商環境。不僅要復工復產,正常的市場營商環境也亟待恢復。姚紀廣說,這不僅是會展人的事情,這也是整個中國經濟快速恢復、快速提高的渠道。
就防控措施而言,會展的防控措施是可控的,應該將清晰的展會防控舉措、有效的防控辦法向政府提出來,如采取預登記制度,人臉識別技術,掌握參展人員資料,人流信息可追蹤,這樣,會展場所要比商場、超市、購物中心更能有效的管控。
“對于創新展會服務,所有的創新都應該建立在現有的實體生產基礎上,而不應該是不去恢復現有的實體展會去創新。用我今天的體會來看:今天的技術,暫時不能取代線下展會。我用具體事件做一些分享。” 姚紀廣說。在2月初,由于正處在疫情期間,大量的醫療設備制造需求提升,但它的整個供應商的產業鏈因疫情和春節不完整。受深圳醫協委托,短短幾天之內我們大概組織了2000多家做醫療相關設備供應商,包括一些具備醫療相關能力、做口罩機等企業為其服務。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合作舉辦了一些線上課程,包括歐盟的標準、各種口罩機的調試等。我們發現當一個事件高度集中的時候,由于大家的目標一致,線上活動產品是快速有效的,優于線下。
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生產過程中發現每一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每一個企業對需求的要求也不一樣,具有個性化。線上在應急事件處理上確實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取代線下,因為企業的要求標各種各樣,這對組展來說是海量性的需求,線上很難做到一致性。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