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我國政府對會展業發展的重視。
2008年12月24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大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促進消費升級”。2008年11月22日,商務部出臺了《關于做好擴大消費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2008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2009年1月20日,《商務部關于抓好2009年商貿會展促進消費有關工作的意見》出臺。2009年3月2日,《商務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培育和發展消費熱點工作的通知》公布。此外,一些其他國家政府部門也在規范會展方面做出了一些相應規定。
如此密集地出臺有關會展業發展的文件,這在我國會展業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對促進會展業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但是,這些文件在執行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專項資金使用不當影響展會市場化
上述文件出臺后,各地都在積極落實國務院和商務部文件精神,通過組織展會,搭建經貿消費平臺。一些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撥出專項資金用于展會組織,這本是好事,可一些地方卻在使用專項資金方面存在偏差。
目前,多數展會的專項資金補貼數額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對一個展會的運作效果,多數地方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考核辦法,即便個別地方有考核辦法,但考核的時候,考慮到各方面人情、上下級等關系,難免有時不按照辦法考核。這些有專項資金的展會,很多組織單位往往把它看作是執行一項任務,履行一項公務,誤認為反正有專項資金在,肯定賠不了。這就和我們倡導的展會市場化有了沖突。
領導意志影響展會品牌建設
不可否認,現在有些行政領導不懂業務,反而自認為是“專家”,迫于他手中的行政權力,一些業務部門在項目選擇、項目運作上,也不敢跟他理論,或者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反正是領導定的項目,領導是第一責任人。這樣的項目在一些政府和政府部門操作的展會中,比例并不小。我們可以比較一下,這些展會的生命力有多強?市場化程度有多高?品牌化程度有多高?展會品牌化是一個展會的立身之本,只有展會市場化程度提高了,一個展會的品牌效應才凸顯,才不會受到專項資金、領導意志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我們應該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正確處理政府引導和領導意志的關系,正確處理上級精神與市場需要的關系。在項目選擇上把好“入口關”,在項目執行上把好“標準關”,在項目建設上把好“品牌關”。
一哄而上影響發展導向
現在,各地都在通過鼓勵組織展會促進消費。有的地方不管產業需要不需要、市場需要不需要,一哄而上搞展會,注重數量而忽略質量、注重組織而忽略了引導管理、注重鼓勵發展而忽略項目選擇。這都與科學發展觀的精神相違背。
在落實上級文件精神時,有關政府和政府部門應當實事求是地依據當地實際情況來確定重點展會引導方向。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帶來的是管理工作上的疲勞、發展方向上的模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效益”的不協調。
當前,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外需萎縮成為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困難。聯合國5月份發布的報告預測,2009年世界經濟將下降2.6%。世界銀行預測,2009年世界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量將會收縮6.1%。
這次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進出口和利用外資下降的局面仍在延續。在當前金融危機影響尚未見底的情況下,很多企業效益大幅下滑,原來有沿海省份受影響、內陸省份影響不大的傳聞,而事實上沿海和內陸省份所受影響都不輕。一些內陸省份的外貿進出口下滑20%左右,而且外商直接投資的項目越來越少且進展緩慢,利用外資增長乏力。作為展會的主體,企業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經不起“折騰”,各地政府和政府部門應當在科學引導會展業發展中學會減輕企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