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議產業對于城市(區域)發展的積極意義
1、提升區域品牌形象
借助會議提升區域品牌形象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瑞士小鎮達沃斯、海南小鎮博鰲,都是因會議而聞名海內外。義烏的“小商品博覽會”、南寧的“東盟博覽會”等,都為其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2009年底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使得這個北歐小城一下子變成了全球范圍內被媒體報道最多的城市。即使對一些大型城市來說,知名會議、品牌會議對于城市形象塑造所發揮的作用也絕不可低估。擁有良好城市形象的維也納、巴黎、倫敦、新加坡等,多年來一直位居國際會議協會(ICCA)知名國際會議舉辦城市的前列。研究表明,舉辦知名會議、品牌會議是現代城市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各類品牌會議與活動都是備受追捧的對象。
2、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首先是推動城市建設的發展。發展會議產業,就要修建會議中心、會議酒店,以及配套的商業、餐飲、旅游、娛樂等設施,進而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從國內外的發展狀況看,各城市的會議中心(會展中心)等,一般都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筑。
其次是增加就業與稅收。會議產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現代服務產業,需要大量的相關工作人員。據美國會議產業理事會(CIC)“美國會議產業影響力研究報告”的數據,2004年,美國會議產業創造全職就業崗位171萬個,直接稅收214億美元。2005年,美國芝加哥會議產業共創造就業崗位12.8萬個,直接稅收5.596億美元。
其三是拉動產業增長。與展覽相同,會議對于舉辦地相關產業的拉動性是很強的。煤炭基地舉辦“能源論壇”,汽車工業城市舉辦“汽車產業大會”,旅游目的地舉辦“旅游博覽會”等,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實踐證明,會議及展覽活動對于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是直接而有效的。
其四是促進投資。與旅游、展覽活動不同的是,會議往往是高端人士交流觀點與探討業界問題的高層次平臺。城市通過舉辦特定類型的會議而將該領域或該產業內高端人士邀請到會,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增加投資的方法。
3、提升旅游業的內涵與層次
目前,國務院把旅游業推到了“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高度,強調調整旅游產業結構,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推動旅游產業升級換代。在這種背景下,著重發展以會議展覽旅游為核心的商務旅游,成了業界的必然選擇。
與傳統的觀光度假旅游相比,商務旅游對目的地帶來的益處主要有:
一是會展旅游的人均消費額大大高于傳統的觀光游、度假游。據統計,香港會展活動的人均消費額為24826港元,為度假旅游的3倍;新加坡一般游客只逗留3.7天,人均消費710新元,而會議客人則逗留7.7天,消費1700新元。
二是可以與觀光游形成淡旺季互補。會展旅游計劃性很強,一般會錯開學校假期、公共節假日等傳統觀光游比較集中的時間段。
三是會展旅游的經濟拉動性遠高于一般的觀光游,它對于區域的交通運輸、旅游景點、商業、文化娛樂、餐飲以及廣告、設計、制作、印刷、鮮花、禮儀、禮品等都有很強的帶動性。
四是會展旅游者素質較高,有利于目的地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4、拉動消費
會議、展覽、旅游均具有較強的經濟拉動性。如果從人均消費額來看,會議代表的人均消費額會大大超過觀光旅游者與一般參展商、展覽觀眾。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會議展覽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一般可以達到1:5-1:9之間。
二、會議產業的經濟拉動性及其測算方法
會展活動對于經濟的拉動性,指的是會展活動除了在會議舉辦場地有較大的花費之外,在其他很多領域都有很高的花費額。這兩者之間的比例,就是會展活動的經濟拉動系數。
會議支出包括會議的直接指出和間接支出兩部分。
直接支出。直接支出是會議組織機構及會議代表為組織會議、參加會議而必需的花費,其中包括酒店內的花費(食宿及會議設施等)以及酒店外交通、餐飲、會議策劃與服務、商務服務等方面的開支。
我們國家目前尚缺乏普遍認可的會議產業統計方式和統計數據。綜合《會議》雜志近幾年所做的 “中國會議酒店市場調查分析報告”的結果,我國酒店業總收入中會議團隊收入額所占比例約在28%左右,比美國的36%要低。如果按照28%的比例計算,再乘以我國酒店業的年總收入額,就是我國會議產業的總消費額。2007年,我國星級酒店的年總收入額為1637億元,如果再加上大量非星級酒店,我國酒店業的會議收入(直接消費)額大約在一千億元左右。
間接支出。間接支出是會議代表的非必需花費,其中包括參會代表在當地的游覽、購物、餐飲、文化及休閑娛樂、社交等方面的開支。
國際上目前尚缺乏會議直接、間接消費統一的計算方法。綜合國際知名會議研究機構與CVB(會議與旅游局)的做法,我國會議代表酒店內消費的計算公式應該是:
(房價+餐費+場地費及雜費)×停留天數×總人數
幾點說明:
1、房價:會議團隊平均房價的50%(兩人合住)+20%(一人單住)。
2、餐費:午餐、晚餐、兩次茶歇費用之和。
3、人均場地費及雜費:包括場地費、搭建費、設備租賃費、宴請費、翻譯費、鮮花禮儀費、各種服務費等。這方面費用約占會議代表單日房價的50%。
4、平均停留天數:3天。
5、考慮到不同星級酒店的價格差異,建議分五星級、四星級和三星級等三個層次分別進行計算。
會議代表酒店外消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1、交通費用:包括國際、城際交通與目的地區域內交通等。綜合國內外數據,外地參會者交通費用約占會議代表酒店內平均總花費的150-200%。
2、游覽、購物、餐飲、文化及休閑娛樂、社交等方面的開支。這個數字很難準確計算,一般認為,會議代表這方面的花費大約占酒店內平均總花費的120-180%。目的地城市在這方面的配套設施越豐富,會議代表的相關花費就會越高。
例如:某社團機構在某城市五星級酒店舉辦一個500人的會議,相關數據如下:
1、房價:700元/間夜。即350元+140元,合計490元。
2、餐費:午餐120、晚餐150元、兩次茶歇共100元,合計370元。
3、人均場地費及雜費:350元。
4、停留天數:3天。
5、會議人數為500人。
那么,這個會議的酒店內消費額為:
(490+370+350)×3×500﹦181.5萬元
這個會議的酒店外消費額為:
181.5×175%(折中數)+181.5×145%(折中數)﹦580.8萬元
該會議團隊的總消費額為:762.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