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理论在线观看视频-韩国三级理论在线看中文字幕-韩国三级伦理久久影院-韩国三级视频全部在线观-日本理论在线-日本理论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專家觀點 >> 會展研究
上海會展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和產業布局以及現有政策梳理和政策建議研究(上)
發布時間:2009-06-08  更新時間:2009-06-08  作者:蔣雪根、戴桂麟、張娟、吳昌富、薛紅梅  點擊次數:6754

上海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蔣雪根、上海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戴桂麟、
上海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張  娟 、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吳昌富 、上海展報傳媒有限公司薛紅梅
 
1、上海會展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及比較分析
上海是我國沿海城市中會展業發展較早的地區。改革開放以來,上海會展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是會展業的起步發展階段,90年代是會展業的發展階段,現在已經進入提升階段。隨著上海世博會的籌備和舉辦,會展服務業在“四個中心”建設和城市經濟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顯著,并將成為上海經濟中的一大亮點。
1.1上海會展服務業發展現狀
1.1.1上海會展業發展的總體情況
上海會展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與鞏固,已開始進入了提升階段。2007年上海舉辦的各類展覽會共515個,比上年的466個增長了10.5%,總展出面積571.9萬㎡,比上年的479.5萬㎡增長了19.3%。其中國際展覽會項目309個,比上年增長了4.8%,總展出面積474.6萬㎡,比上年增長了9.5%。國內展覽會項目206個,比上年增長了20.5%,總展出面積97.3萬㎡,比上年增長了116%。組團赴德國、意大利、美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參展54個。主要國際性會議96個,重要節事活動72個。
至2007年底,上海九個主要場館總展覽面積達到23.5萬㎡,其中1—3萬㎡的有5個,10萬㎡以上的有1個。新國際博覽中心有2個新館在2008年要建成投入使用,展覽面積再擴大2.3萬㎡,而世博演藝中心也在2007年年底開工建設,建成總面積達到8萬㎡。
1.1.2上海會展業發展特點
上海國際展覽會逐漸呈現“規模化、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特點:
規模化。2007年舉辦的國際展覽會項目中,5萬㎡以上的國際展覽會25個,同比增長了8.70%,總面積達到了194萬㎡,同比增長了9.31%,占上海國際展覽會總展出面積的40.8%;3萬至5萬㎡的國際展覽會項目21個,同比增長了31.25%,1萬至3萬㎡的國際展覽會項目98個,同比減少了8.89%,1萬㎡以下的國際展覽會項目165個,同比減少了0.6%。全年平均每個展會達到1.54萬㎡,同比增長了4.37%。5萬㎡以上的國際展覽項目雖然只占了總項目數的8.7%,但展出面積占到了總展出面積的41%,成為上海國際展覽會項目的核心力量。如展出面積第一的是博華在9月中旬于新國際博覽中心、上海科技館、浦東展覽館3館共同舉辦的“2007年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總面積達到近22萬㎡;其次是4月下旬的“第十二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總面積12萬㎡;以及6月初的“2007年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面積為11.19萬㎡。
 
表 1:2007年國際展覽項目主要指標情況表
面積范圍
數量(個)
總租館面
(萬平方米)
參展商(萬)
參觀人數(萬)
5萬平方米以上(包括5萬)
25
193.96
6.82
374
3—5萬平方米(包括3萬)
21
73.83
2.53
147
1—3萬平方米(包括1萬)
98
134.79
4.8
264
1萬平方米以下
165
72.01
2.05
122
資料來源:上海會展行業協會提供
國際化。2007年舉辦的國際展覽會項目,參展商總數16.2萬家,其中境外展商4.21萬家,占比25.99%,較上年的24%有所提高。5月份的上海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總面積10.2萬㎡,總參展商1585家,境外參展商1015家,占比64%;9月的2007年中國國際皮革展總面積5.75萬㎡,共有1068家參展商參展,其中境外的575家,占比53.8%;11月的2007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總面積10.35萬㎡,共4522個展位,境外展商占了1415個,達到31.3%。
2007年國際展覽會項目參觀總人次為907萬人次,比上年的884萬人次增長了2.6%,其中境外參觀人次約為53萬人次,占比5.8%。如上海國際美容展3萬專業觀眾中有1.4萬境外觀眾,占比達到了46.67%;第17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13萬專業觀眾中有近3萬境外專業觀眾,占比33.33%;同期舉辦的第17屆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和第18屆中國國際電動自行車展覽會,總共10萬的專業觀眾中,境外觀眾占比68%以上,達到了6.82萬人。
專業化。上海國際展覽會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不僅在規模上逐步增大,專業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上海的國際展覽會專業化程度已達95%。如上海車展、家具展、機床展、化妝品展、建材展、紡機展等專業分類清晰,專業化程度很高。2007年5月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美容化妝洗滌用品博覽會規模6萬㎡3000個國際化標準展位,不論在展覽面積還是參展商數量上都達到了亞洲美容展會的歷史最高水平,并和意大利美容展、法國美容展共同位列世界美容展前三強。本屆展會從原材料到成品,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同一個展會上許多廠商既是供應商又是買家。
品牌化。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較強的城市服務功能,在世博會的推動下,上海會展業的品牌處于培育和形成過程,諸如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中國國際家具生產、裝潢與裝飾機械及配件展覽、中國華東商品交易會和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上海會展業不僅已經擁有自己培育的品牌,境外各知名展覽公司也紛紛將其品牌大展移植到上海,以爭奪中國展覽市場。目前,科隆五金展、歐洲制藥原料展、慕尼黑工程機械展、法蘭克福樂器展等近20個世界大展都有“上海版” [1]
國際會議的質量和規模在不斷提高。國際大會和會議組織(ICCA)的統計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國際協會會議所占國際會議的比重越來越大,加入ICCA的中國會員也越來越多,上海是ICCA在中國會員最多的城市。一些國際權威機構、新聞媒體或著名的國際民間組織舉辦的層次較高,既有專業人士又有部分國家政要與會的國際會議開始著陸上海,一些為世界矚目、具有較大影響的國際會議日漸增加。如上海合作組織峰會、APEC會議、全球扶貧大會、世衛組織西太區會議、世界工程師大會、亞行年會、非行年會。
國內展覽會快速增長為國際展覽會的發展增添后勁。2007年統計到的1000㎡以上的上海國內展覽會項目共206個,總面積達到97.26萬㎡。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國內展覽會總展出面積61.6萬平方米。上海的國內展覽會正在高速發展,不論是規模上、質量和專業化程度都在逐步跟國際展覽接軌,有近20個展會超過1萬㎡,其中以全國巡展方式在新博舉辦的“第100屆中國日用百貨商品交易會”作為中國國內最大的百貨行業展會,總面積超過了5萬㎡,美國、日本、韓國、法國、意大利等十幾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眾多知名品牌的國內代理商及中國本土品牌企業齊聚上海,是國內外新興百貨企業拓展業務空間、提升企業產品知名度的一個優秀平臺。
節事活動逐步趨向主題化、國際化。2007年在上海舉辦的重要節事活動72個,規模和影響進一步擴大,向主題化、國際化發展,如上海國際服裝周、上海國際電影節、南匯桃花節、上海科技節、2007上海世界特殊奧運會等等。影響最大的當數10月18日至11月28日的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共吸引了40余個國家和地區演出團體,奉獻了92臺劇目176場演出,觀眾超過45萬人次,均創下歷年之最。其他相關的子節目分活動,總計3000多場演出,表演人數超過8萬多人,參與人數更是達到150多萬人次。
1.2國內主要城市會展業發展特征
中國會展可以分成三大塊:北京、上海和廣州、深圳,本部分對北京和廣州會展服務業可資借鑒的經驗進行簡要分析。
1.2.1北京會展業發展情況
根據《中國會展》雜志信息數據庫對行業的分類,在北京舉辦展覽與北京地區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有密切關系。前10個行業展會約占已知行業類型信息展會總量的64%。展覽規模按展覽面積可以分為6個等級:5萬平方米以上、3~5萬平方米、1~2萬平方米、0.5~1萬平方米、0.5萬平方米以下。據統計,在北京各大展館所舉辦的展覽約有70%都在1萬平方米以下,而且5000平方米以下的展覽所占比例還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北京展覽會的特點是:
品牌性專業展會多。北京擁有眾多全國性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在舉辦行業性專業技術展覽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汽車、機床、通訊、印刷、冶金、制冷、工程機械、儀器儀表、計算機、醫療設備和服裝服飾等展覽品牌趨于成熟。在這些行業展會中共有12個展會得到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如北京的中國國際機床展、紡織機械展、通信展、服裝服飾展、制冷展、工程機械展等,北京得到UFI認證的品牌展會數量居全國首位。
國際化程度高。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中國向世界開放的窗口,北京所舉辦展會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288個展會中有68%為國際展。從展館看,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展廳、北京展覽館所主辦展覽70%以上都是國際展。
2:北京各展覽館國際展數量及比例
展覽館
全部展會
國際展
國際展的比例(%)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111
88
79
全國農業展覽館
50
18
36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展廳
57
43
75
北京展覽廳
48
35
73
海淀展覽館
8
3
38
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展廳
14
9
64
總計
288
196
68
資料來源: 會展經濟藍皮書: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2008)
加強對會展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重視。是為了加強展會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展會秩序,促進會展業健康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的,2008年3月1日《北京市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實施。規定,主辦方應當依法做好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建立健全展前審查參展項目,包括展品、展板、展臺及相關宣傳資料等  知識產權狀況的制度,督促參展方對可能引發知識產權糾紛的參展項目進行檢索。參展方應當合法參展,配合主辦方在展前對參展項目知識產權狀況進行的審查工作,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參展項目依法應當具有相關權利證明的,參展方應當攜帶相關的權利證明參展;對參展項目標注知識產權標記、標識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標注。主辦方與參展方應當在參展合同中約定雙方知識產權保護的權利、義務和相關內容。主辦方在展會舉辦期間應當履行五項職責,接受知識產權侵權投訴,協調解決侵權糾紛;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和相關專業技術方面的宣傳咨詢服務;在顯著位置公示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受案范圍和聯系方式,并公布主辦方或者投訴機構的服務事項、投訴地點和聯系方式;應知識產權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合理要求,出具相關事實證明;主辦方應當履行的其他職責。
舉辦時間在三天以上,并且是政府和政府部門主辦、展出面積二萬平方米以上、在國際或者國內具有重大影響三種情形之一的展會,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進駐,主辦方應當為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進駐展會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
作為全國第一個展會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地方性法規,該法適用于北京市行政區域內舉辦的展覽會、展示會、博覽會、交易會、展示會等活動中有關專利權、商標權、版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
1.2.2廣州會展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廣州展覽市場一直以年均超過25%的速度高速發展著,大大超出了全國20%的平均增長水平,是北京和上海之外的中國三大會展中心城市之一。
會展經濟繼續穩定增長,會展業活動在市場作用下繼續進行行業調整。2007年全市會展活動企業增加值20.50億元,比上年增長8.85%;全市會展活動經營收入以及會展業企業(單位)資產總計、繳納國家各種稅金、實現利潤總額、員工勞動報酬等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會展業務繼續相對集中于實力較強的企業。2007年,全市會展經營收入超500萬元的企業34家,比上年25家增加了9家。在全市會展活動經營收入中,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和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公司創造的收入占了55.77%。新興的會展業繼續吸引企業進入,但繼續有企業在市場作用下退出會展業。
    會展業繼續呈集約化發展,展覽面積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廣州市舉辦展覽場次雖然比上年減少,但展覽總面積、展覽接待參展商、展覽接待外來人員比上年大幅增長。全市主要展覽項目累計展覽面積363.6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0.35%;接待參展商8.54萬家,增長23.38%。市內展接待接待外來人員386.1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2.28%。2007年,小型展覽市場繼續并入影響力較廣的大中型連續性展覽市場,有效地提高和擴大了名展、大展的效率和影響。2007年,市內主要展覽平均面積達1.18萬平方米,比上年(0.98萬平方米)擴大了20.41%。其中,單項展覽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展覽33個,其展覽面積234.57萬平方米,占展覽項目調查總面積的64.50%。在名展、大展中,春秋兩屆交易會展覽面積6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41%;春夏兩屆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3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1.49%;春秋兩屆廣州國際美容美發化妝用品進出口博覽會14.6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7.54%;第五屆中國(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10.0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64%;2007年廣州酒店用品展覽會8.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1.67%;第十二屆廣州國際照明+建筑電器展覽會8.3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50%;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建筑裝飾博覽會13.50萬平方米;第四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展覽會12.00萬平方米,2007年廣州博覽會6萬平方米等等。
    會展經濟輻射與聚集功能增強,會展業接待外地專業人群大幅攀升。2007年,在主要展覽中,匯集了國內(市外)參展商5.68萬家,增長17.59%;境外參展商0.74萬家,增長73.77%;境外參展商參展面積達32.03萬平方米,成功舉辦33場國際性展覽(境外參展商參展面積達到20%的展覽為國際性展覽)。在市內展中,外地機構在穗辦展達24場次,其中15個為國內(市外)機構辦展、9個為境外機構辦展。全市舉辦的國際性會議也達209場次(有3個以上境外機構參加的會議為國際性會議),比上年增長9.42%。2007年,會展業接待外地人次大幅度增長。通過在我市舉辦的展覽,匯集了以專業買家和專業人士為主的386.14萬人次的外地參展參觀者,其中,國內(市外)277.49萬人次,增長50.25%;境外108.65萬人次,增長57.72%;通過在我市舉辦的會議,則吸引了88.67萬人次的外地商務或公務人員,其中,境外13.62萬人次;國內(市外)75.05萬人次,增長25.73%[2]
    會展政策法規不斷完善。首先,《廣州市會展業行業規范(試行)》。該行業規范是由廣州市會展業行業協會理事會負責制定,并與2006年2月1日起試行。該行業規范共有四章二十二條,主要內容涉及行業守則、辦展規約和行業管理三個方面;其次,《廣州市會展業行業協會自律公約(試行)》。該自律公約是由廣州市會展業行業協會理事會負責制定,并與2006年2月1日起試行。該自律公約共有五章十六條,主要內容涉及依法經營、合法辦展;道德規范、誠信服務與監督、獎勵三個方面。該自律公約是廣州市展覽業對社會的承諾和行為準則;再次,推進保護知識產權問責制。從第100屆廣交會進一步推進保護知識產權問責制開始,建立預警機制,加強對參展企業資格和展品的審查工作,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查處力度。具體做法為:凡涉及商標、專利、版權、質量認證等的展品,參展單位必須取得合法權利證書或使用許可合同。參展各分團將根據近兩屆大會所反饋的被投訴侵權企業和展品名單,對違規企業和展品進行重點檢查。
1.3上海會展服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3.1沒有統一的審批管理機構進行
2003年國家商務部組建和成立后,展覽業行政管理納入商務部的職能范圍,但事實上現在國家科技部、中國貿促會、中國科協等多個部門仍具有部分審批權。上海會展業的管理體制在全國還算先進,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多頭審批。上海現行的會展項目審批制度情況:中央由商務部、科技部、貿促總會(只審出國展)三個部門審批——導致由中央審批的展覽會拿到地方后,和地方審批的項目重復;地方由市外經貿委審批經貿類國際展覽會,市科委審批科技類國際展覽會,教委審批教育類國際展覽會——各委辦互不溝通,導致一些展覽會主題重復;國內展覽會(即沒有境外展商參展的)則由展覽會主辦方報展會舉辦地工商局備案——導致問題出現后已無法整改等問題;國際會議、論壇由外辦、旅委審批——沒有從制度上規定,一般只有涉及需要政府領導出面的才會報批,導致統計不全;慶典、節事活動(如旅游節、電影節、服裝節等)由各主管部門自行組織,沒有一個權威的管理機構來進行統一協調。以上多頭審批的現象導致了上海展覽市場信息不對稱,展會主題沖撞、重復和騙展等現象屢見不鮮,給管理和統計都帶來困難,也給參展商造成投訴無門的尷尬。目前,上海許多單位樂于承辦或舉辦各種大型國際會議和涉外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會議市場的繁榮,但也出現了資源不能共享,人力、物力、財力浪費,辦會標準不一等問題。同時,由于對于一些騙展行為沒有懲罰機制,也給一些委辦的管理工作帶來難度。
1.3.2會展法律法規缺失
由于我國會展業法律不健全、不完善,造成了“展會亂、展會雜”等許多問題。其中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展覽會的知識產權問題。在上海,展覽業的知識產權問題:(1)表現在展會主題相同或類似;(2)“克隆”展覽會另一方面,表現在展品侵權方面。在展會上,一些企業抄襲他人的成果,把別人已申請專利的產品改頭換面拿出來展示,引起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展會知識產權問題的存在,對吸引國外展覽公司和參展商,對上海建設國際會展城市都有很大的影響。會展業作為一項經濟活動,既要有普遍適用的法律法規,也有個性的法律法規。
1.3.3缺少超大型會展場館
上海目前還缺少超大型會展場館,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上海展覽會向國際化、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3:上海目前能夠舉辦國際展覽項目的場館
展館
所在區域
面積(萬平方米)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浦東
12.35
上海光大會展中心
浦西
3.14
上海汽車城會展中心
浦西
3
上海展覽中心
浦西
2.1743
上海世貿商城
浦西
2.16
上海國際展覽中心
浦西
1.2
上海農業展覽館
浦西
0.76
東亞展覽館
浦西
0.45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
浦西
0.27
合計
25.5
資料來源:上海會展行業協會提供
浦西的展館普遍較小,沒有發展空間,設施陳舊,一旦舉辦展會,周邊交通擁擠問題即刻出現,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由于配套工程不到位,交通、餐飲等問題屢見不鮮。國際會議除了在各大賓館舉辦外,大型的主要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國際會議中心等舉辦。
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展館面積排名中,上海的展館總面積以及最大的展覽中心面積都在逐年下降,上海的大型展館顯現出供不應求的市場局面。所有在滬舉辦的5萬平方米以上的展覽會只能到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如果展會展出面積要超過10萬平方米,如2007年家具展就只能分3個場館舉辦,對參觀、參展帶來許多不便。目前新國際博覽中心是上海最大的展館,但是因為是中德合資,企業要自主發展,也進一步限制了上海展覽業的規模擴張。
國際展覽項目正朝規模化方向發展,一些10萬㎡以上的大型展覽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上海會展規模的發展趨勢將是20—30萬㎡超大型展會為主導。上海的場館建設與上海展覽項目的發展已經明顯不同步,場館建設的滯后已經限制了項目的發展。
1.3.4經營主體國際競爭力不強
由于會展業是一個朝陽產業,也是入門門檻較低的行業。近幾年上海的會展公司數量增長較快,根據工商部門統計,上海有經營會展內容的登記企業有萬余家,普遍存在規模較小、資金少、觀念落后、經驗不足等問題,與國際上許多著名的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技術手段和營銷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上海很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會議服務和展覽公司——即航母型企業。
1.3.5國際品牌會展不足
在當今品牌化時代,一個展覽會如果沒有一定的品牌,很難在競爭中立足。上海的工博會、華交會、汽車展、國際家具展等在規模和服務水平上都達到較高的水平,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上海展覽會品牌化程度還較低,已有的幾個知名品牌展覽也只局限于國內,能在國際展覽市場上立足的名牌展覽屈指可數。另外,推動會展品牌建設的優惠措施也比較缺乏,這也是上海會展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的一個主要原因。
現在,北京已經有一批在世界上頗有知名度的品牌展,如中國國際機床展、中國紡織機械展、中國冶金鑄造工業爐展、中國國際印刷技術展都已躋身世界同類展覽的前四位。廣州的廣交會也是公認的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第一大展。因此,上海提高品牌會展的任務已經迫在眉睫。
1.3.6會展國際化程度有待提高
檢驗一個城市是否具備國際展覽中心地位的基本指標就是展覽產業的國際化程度。德國作為第一號的世界會展強國,是歐洲乃至世界的會展中心,因而國際化程度極高。上海會展業的國際化程度近年來不斷提高,但這些都只是邁向國際化的開始。按照國家有關的標準,以國際冠名的展覽,外國(包括境外)參展商必須達到20%以上。但是現在上海所謂的國際展一般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境外客商和參觀者比例現在不斷提高,但是從總體上說,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目前上海國際會展的國際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距世界一流水平仍然還有一段差距,外資參展商的數量不夠多,所占的比例不夠大,尤其是缺乏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企業參加,主辦、承辦單位海外招展、招商的能力以及辦展模式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1.3.7會展業發展的人才供給不足
隨著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及世博會的成功籌辦,上海展覽業專業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展覽業健康發展的一大瓶頸。會展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上海目前從事會展業的人員約1萬余人,這些人員大多都是從各行各業轉向而來,缺乏會展專業知識。真正的會展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級策劃、管理人才缺口很大,缺乏高層次的會展策劃、公關、組織等方面的人才,同聲傳譯人才奇缺。據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及申博工作領導小組等單位的調查,上海具有5至10年從業經驗的會展經理不足50人,復合型會展人才未必能找到100個。
隨著會展業的興起,加快培養會展人才迫在眉睫。自2001年起,上海已有九所高校本科,十七所大專開設了會展專業課程,目前在校生約三千余人,這批學生將在2008年后陸續畢業加入會展行業。此外,由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牽頭組辦的華東師范大學上海會展學院,自2006年起為在職人員培訓,因此未來幾年,上海會展業的專業人才將快速增長。但是,該行業實踐性很強,因此,人才差距短時間內很難彌補。
同時,市人事局目前對會展業的人才認證方面還處于短缺狀態,如會展設計人才的認證等,這為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帶來一定困難。


[1] 會展經濟藍皮書:2006-2007年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
 

上一篇: 國際會展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與特點
下一篇: 會展新說 | 馬歇爾產業氛圍與行業展會如何引導產業創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麻豆91免费视频| 成年性视频| 日韩三级黄色| 调教在线视频|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99re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天天想你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 午夜性影院爽爽爽爽爽爽| 美国式禁忌芭芭拉| 嗯啊公交车上被群j|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久久综合伊人| 陪读妇乱子伦小说| 免费无遮挡肉动漫在线观看| 毛片福利视频| 日本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免费污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天天5g影院永久免费地址| 免费毛片a线观看| 再深一点灬舒服灬太大了|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成人午夜影院| 男人和男人一起差差| 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在线jyzzjyzz免费视频| 日本一卡二卡≡卡四卡精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高h视频网站| 黄色一级电视|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在线观看网站禁入口不用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