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章偉民跟隨上海代表團赴京參加即將開幕的全國人代會。而就在一天之前的3月1日,素有中國外貿“新春第一展”之稱的“華交會”在上海隆重開幕,章偉民的另一個身份就是上海華交會展經營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3月3日上午,章偉民代表在北京駐地作會前準備。他笑著說:“昨天晚上熬夜趕了一份代表建議,是關于中國國際進出口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博會”)的,有點‘熊貓眼’就不要拍照了吧。”作為一名來自會展行業的專業代表,章偉民始終關心著會展經濟,尤其將目光聚焦“中博會”。
這份建議源自“6+365”的數學題
今年11月,首屆“中博會”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章偉民說:“這是中國對擴大進口做出的重要姿態,也將搭建更加共享、開放的世界經濟舞臺”。
今年的上海市人代會上,應勇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上海今年將精心籌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全市之力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建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
如何響應市委的號召,解好“6+365”這道數學題?章偉民在全國人代會前實地調研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并醞釀代表建議:“良好的發展環境,優質的平臺經濟才能吸引更多企業參與‘中博會’,并形成常態化貿易關系。”
2017年,上海的展覽總面積已經達到1769.86萬平方米,其中國際展面積占75.10%,如何充分發揮好這些面積的作用,為“中博會”的參展商預留空間,搭建平臺?章偉民說,目前由東浩蘭生集團負責的“國際進出口商品展銷交易平臺”正在“中博會”舉辦的國家會展中心正在加緊施工,預計在“中博會”開展前將投入試運營,將重點吸收國際知名、優秀產品的制造商和總代理商進駐。“‘中博會’將由此實現‘6+365’全天候交易。”
這道數學題的答案是“永不落幕”
除了良好的平臺,章偉民認為,辦好“中博會”就必須加大力度提高各類展樣品及各國家參展人員進出境的便利化程度。他說:“研究與完善相關政策已刻不容緩”,只有進出境便利化,才能讓這道數學題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永不落幕。
按照傳統的展會管理模式與時效,一個參展樣品在入境時必須經過組織申報、交付押金、接受查驗等環節,參展人員則須接受入境邀請,辦理簽證……“僅展品而言,進出境涉及海關、商檢、質檢、口岸辦等將近10多個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入境則涉及使領館、出入境管理局、外辦等眾多部門。”章偉民說:“‘中博會’的成功舉辦,都需要在這些環節上的進一步便利化。”。
他的建議是,在展品通關上,簡化許可證辦理流程,壓縮辦理時間。“希望能實現單一窗口展品辦理功能,完善申報、查驗、后續監管等執法信息、參展展品信息、消費者反饋信息的共享共通。”
“可以考慮借鑒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世博會的經驗與成果,結合中博會的特點,開展專項調研。”章偉民還提議,由海關牽頭,對展會備案實行“一次備案,分階段交單”的模式及預先備案模式等開展深入研究。
章偉民說:“由于展會規模大,展品及人員眾多,在招展的同時,提高各類展樣品及各國家參展人員進出境的便利化程度是體現展會服務水平的重要工作。”作為一名“會展人”,他期待著“中博會”的舉辦,也努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作為十三屆市政協委員,如今又是全國人大代表,他倍感榮幸與肩上的責任,“很珍惜這個機會,更珍視這個平臺。新時代,我希望在新平臺有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