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項目正式重啟!
發布時間:2018-06-19 更新時間:2018-06-19 作者: 點擊次數:4610
部市共建天津國家會展項目專題會議6月5日下午在商務部召開。會議宣布正式重啟天津國家會展中心項目相關事宜,確定項目領導小組及有關機構人員名單,部署相關工作。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和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出席會議。
國家會展中心工程項目位于天津市津南區,規劃可用地面積1.31平方公里,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大型展覽館、地下車庫和設備用房,項目總建筑面積134萬平方米,展館面積40萬平方米。綜合配套區包括酒店、商業、會議、辦公與餐飲,共約31.7萬平方米。分為兩期建設,總投資175億元。計劃于2020年底建成。(來源:商務部 網站)
還在津南,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再度啟動
該消息意味著,幾經沉浮,已經停建兩年的天津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再度啟動。
2011年12月19日,商務部與天津簽訂框架協議,決定共同建設國家會展中心,該會展中心定位是在繼上海、廣州之后的商務部確定的第三個國家級會展中心,建成后將會成為中國北方、輻射東北亞地區的國際一流會展中心。
2012年啟動環保評估,并計劃于2013年6月開工建設,2015年一期工程實現竣工。
但是在2014年2月,天津政府決定提出緩建設、綜合配套區,其后的展館區建設也被逐步拖后,直到2015年1月8日,決定整個項目注冊資金保留,但是項目緩建。
與項目同步進展的,還有1號線東延線路的建設進展,與會展中心緩建的消息同步傳出:地鐵1號線東延工程完成李樓站以東至雙橋河車輛場的地下結構工程,達到安全部位后暫時停止后續工程。結合國家會展中心工程啟動時間以及濱海新區Z1線建設進度,再恢復1號線東延工程。
國家商務部消息意味著國家會展中心再度啟建的同時,意味著1號線東延線路有望繼續推進,目前東延線路不少站點已經建設完畢。此前針對國家會展中心用地有過諸多傳聞,諸如萬達城、取消、生態環保帶、甚至是說新的會展中心方案放在濱海站附近,結合B1,Z2兩條地鐵,京濱城際,空港機場。但是現在來看,北方首個國家級會展中心仍然落地津南。
從地產角度而言,秘密君一直力挺海河教育園區的一大重要原因自于該地區不僅僅有大學,更重要的是自然生態是中心城區無法比擬的優勢,對于城市中心人口而言,環城市周邊形成生態居住區是城市發展的規律。但是咸水沽因其發展歷史較長,而且城市建設面貌落后,配套亟需迭代。重大項目的進入,對于整體津南區域的發展助推不言而喻,不僅意味著地鐵交通配套的快速兌現,同時意味著商業、服務業的大幅度提升,對于整體區域的利好無疑十分巨大。云集海河教育園、會展中心、咸水沽以及一號線地鐵的津南,未來將會十分具有看點。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中間地帶規劃管控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的決定》。管控區東至濱海新區西外環線高速,南至獨流減河,西至寧靜高速,北至永定新河,南北向約50公里,東西向約15公里。涉及濱海新區、東麗區、津南區、西青區、寧河區五區。其中會展中心為二級管控區,建設規模被嚴格控制,而津南城區與海河教育園區為三級管控區,會展至軍糧城之間海河兩岸形成一級管控區,意味著強調嚴禁建設,未來區域格局基本已經奠定,相比于當年的西青,后續開發建設潛力不大,也意味著環境維護將會更加嚴厲。
聊完房子本身,聊聊會展中心,天津已經有梅江會展中心,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梅江會展中心已經運營多年,同樣無法實現盈利,其根本原因在于會展經濟本身是個嚴重依托于城市發展活力、城市產業結構、城市創新能力等諸多方面的產業形態,而非是依賴于政策支持。但是會展意味著大量的經濟貿易與人流服務需求,對于城市經濟、行業發展,甚至餐飲酒店、旅游都是極大的利好。
對于天津而言,最大的利好在于:北京各展館的展覽面積不足、展館設施落后,在天津交通通達性強的地區設置國家級會展中心形成輻射北方的展會中心是非常科學的選擇,此外,天津地理方面海陸交接地帶優勢明顯,但是國際型展會本身全球知名的并不多,能否吸引日韓企業參展都是個問題。同時,又有梅江會展中心形成直接競爭,要知道,梅江會展中心二期同樣在籌劃建設。會展經濟本身是基礎設施經營的一門學問,會展場館僅僅是建筑,讓基建盈利,這個是中國最不擅長的一門學問,高速公路都在虧損,會展盈利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客觀來看,對于區域的刺激與利好是真的,但是對于規模宏大的項目效益,暫時卻是存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