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導型展會仍是會展經濟發展的主體。”日前,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業界呼吁政府主導型展會需遵循區域發展情況,對癥下藥才更具現實意義。
一段時期以來,政府主導型展會被業內詬病的焦點在于:政府行政力量對會展項目的過度干預與濫用,違背了會展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也就是說,政府主導與市場規律正在進行一場博弈。
近年來,業內人士紛紛提出,政府主導型展會需創新尋求突破。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連續3年以“中國城市會展高峰論壇暨政府主導型展會創新發展論壇”為題,意在為政府主導型展會創新做出嘗試。
據袁再青透露,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作為研究性組織,目前,正積極配合商務部起草《關于“十二五”期間推動我國會展業發展指導性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預計年底前將出臺。
找準政府角色定位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第四篇第十五章提到,要“促進廣告、會展業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一五”規劃中,會展業是在“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商務服務業”類目下,“十二五”規劃則是從“推動廣告業發展,合理規劃展館布局,發展會展業”,改為“促進廣告、會展業健康發展”,這一變化標志著國家給予會展業的重視。未來5年,會展經濟發展將面臨新的機遇。
時下,各地在忙著編制“十二五”會展業發展規劃的同時,還紛紛忙轉型。一些城市由此前信誓旦旦地打造“會展之都”悄然轉身打造會議城市,于是,一些城市又開始籌備會議城市的規劃。
當下,借力“十二五”開局,部分會展城市尋求轉型。袁再青認為,部分城市對發展會展經濟還缺少清晰的思路。近年來,政府主導型展會的大量出現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會展業的迅猛發展。但是,政府主導型展會的辦展模式強調以政府配置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因此,政府主導型展會必須在辦展思路、方法和具體運作等方面加以改革,讓展會逐步回歸其作為一種經濟活動,一種服務產業的本位,按照市場規律運作,通過市場優化配置資源,最終使展會獲得自身長久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影響力。
那么,政府主導型展會向何處去?盡管各地政府都在尋求突破,但問題的根本在于,各地政府尚未從行政執行者的角色中脫離出來。袁再青認為,各地政府在發展會展經濟過程中,不應是一個執行者的角色,而應該轉身成為服務者,為會展業發展提供服務,盡量不要參與辦展的實際操作。市場化、專業化才是會展經濟發展的利器,各地政府只有學會放手,政府主導型展會才能成為有力的競爭者,否則,將缺少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推動行業有序發展
政府主導型展會是會展經濟發展的主體已是不爭的事實。袁再青強調指出,今年秋季廣交會已經是第110屆了,作為政府主導型展會,近年來,為了平衡貿易關系,廣交會已從出口型展會轉型為進出口交易會,這是政府宏觀調控的結果。
袁再青表示,隨著“十二五”的開局,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將在理論、政策以及實務研究等層面,從政策研究和實務研究入手,為會展業新一個5年規劃提供參考性建議或意見,并以此促進中國會展經濟質的提升。
近年來,為了促進政府主導型展會的創新和發展,中國會展研究會曾調研并出版《政府主導型展會白皮書》系列,意在為中國會展經濟發展提供依據。
袁再青強調說,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將根據近年來對會展業調研的實際情況,不遺余力地配合商務部起草《意見》,并發揮好橋梁的作用,推動中國會展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