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的初春,雖然依舊寒意襲人,卻掩不住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召開的熱烈火爆。位于昌平區的九華山莊見證了這一盛會。一時間,“昌平草莓”家喻戶曉,成為了北京都市型農業又一張閃亮的“名片”。記者了解到,雖然本次大會剛剛落幕,但“草莓經濟”對昌平東部地區發展的拉動作用已經初見成效。這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一個高層次國際會議對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巨大作用。為此,《會議》雜志記者就國際會議與產業發展間的關系、國際會議的運營管理等問題,專訪了此次會議的協辦單位中國國際科技會議中心會議處處長張忠連。
記者:請您談談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有關情況。
張忠連:“世界草莓大會”由國際園藝學會創辦,每四年舉辦一次,被譽為“草莓界的奧運會”。本次大會在北京舉行,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草莓科技與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草莓產業與世界先進農林技術接軌奠定了基礎。
記者:本次世界草莓大會的目標是“以會興業,以會興城,以會惠民”,您如何理解“舉辦一個國際會議帶動一個產業發展”?
張忠連:本次世界草莓大會非常成功,,在學術、產業、經濟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北京市政府“一個國際會議帶動一個產業”的設想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
首先,本次大會以“草莓讓生活更甜美”為口號,引起了北京市民對草莓價值的關注。會議期間,眾多市民前往草莓博覽園游覽觀光,帶動了地方各個產業鏈的發展,同時也為今后當地各項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做了鋪墊。其次,本次會議的舉辦帶動了地區產業的發展。昌平區現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草莓種植大棚,為今后草莓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三,昌平區政府以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改進了草莓產業發展的硬件條件。
記者:請您談談申請舉辦國際會議應具備什么條件?
張忠連:我認為不同類型國際會議有不同的申辦條件要求。以本次世界草莓會為例,申請人一般應具備下列條件:
首先,申請人應該是國際組織會員(國),在該領域內擁有一定的學術地位和草莓種植規模;其次,要有舉辦此會議的經費保障;第三,申請人有能力承諾國際組織按照慣例提出的要求并簽訂相關協議;第四,要有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五,有專業的組織機構及會議承辦機構;第六,有符合召開國際會議的會場及相關設施、設備等。
當然,申辦國際科技會議最主要的條件是具備該領域和學科的優勢,這也是我們能夠申辦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
記者:以這次舉辦世界草莓大會為例,請談談如何運作一個國際會議?
張忠連:以本次世界草莓大會為例,運作本次國際會議需要以下幾項程序:1、成立會議組織機構,包括組織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專業會議承辦單位等;2、辦理會議報批手續;3、撰寫會議預算及會議策劃方案,并根據國際組織要求安排工作倒推時間表;4、撰寫各輪會議通知,建立會議網站及會議數據庫;5、設立日常工作機構,開展相關工作。國際會議的籌備過程中一定要具備一支懂外語、了解外事政策、有能力、有經驗的工作隊伍和配套財務人員。
記者:中國國際科技會議中心在運作國際會議方面有哪些優勢?
張忠連:會議中心成立于1985年,近三十年來,我們已經成功組織和承辦了近千個國際會議,積累了豐富的辦會經驗和優勢。能為在華舉辦國際會議提供非常專業的綜合性服務。
首先人才優勢顯著。經過多年的發展,會議中心培養了一只專業運作隊伍,高效率、低成本的運作模式為在中國舉辦國際會議提供可靠的保障。
其次,有中國科協及所屬學會的合作與支持,這也是申辦國際會議的基礎。通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進行國際會議的申辦和批報工作,同時我們有外交部授權向國外相關機構發簽證邀請信的資質等極大地提高了申辦會議的成功率。
第三,我們有一些資源優勢,例如與會議服務機構的長期合作。
記者:請您談談科協會議中心今后發展的戰略方向?今年還會承辦哪些國際會議?
張忠連:通過多年不斷的摸索與實踐,我們已有了一套成功辦會的經驗,今后將繼續發揮優勢,集中兵力申辦、組織和承辦影響力大的大型國際會議。今年除了承辦本次草莓大會外,我們還將成功承辦第十二屆國際眼科學和視光學學術會議、第三屆亞洲角膜塑形鏡及特殊接觸鏡學術大會 (AOSLC 2012)、第六屆國際雜草科學大會、2012世界醫學物理與生物醫學工程大會等一系列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