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中國臺灣地區大力扶植會議展覽及獎勵旅游相關產業發展,在整體產業政策的推動下,會獎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在國際會議協會(ICCA)2012年公布的排名中,2011年臺灣舉辦國際會議場次在全球排名第27位、亞太地區排名第6位。其中,2011年臺北市舉辦國際會議場次在全球排名第20位、亞太地區排名第4位。
日前,臺灣貿易部門主管張俊福接受了《中國貿易報》記者的專訪,就有關臺灣會議展覽及獎勵旅游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解析。
加大國際營銷力度
記者:近年來,臺灣大力扶植會議展覽及獎勵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并進行國際營銷推廣。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張俊福:臺灣貿易局自2009年開始推行臺灣會展躍升計劃,目的在于整合資源,建構更具吸引力的國際會展環境和提升科技化會展服務,以扶植會展業發展,吸引更多國際會展活動來臺舉辦。其推動預期目標包括加強國際推廣與營銷,提升臺灣會展產業的國際知名度,使臺灣成為亞洲首選的會展目的地;結合民間智庫及相關公協會力量,輔導及強化臺灣會展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
記者:今年,臺灣赴德國參加國際獎勵旅游暨會議展(IMEX)的成效如何?
張俊福:今年,臺灣貿易局與觀光局合作在德國IMEX上設立臺灣館,并邀請諸多部門參與,與來自全球各地的MICE業者進行交流,介紹臺灣會展環境及文化特色,大獲好評,與各界建立了友好互動關系。在展會現場就有國外MICE業者表示,未來將會優先考慮在臺灣舉辦亞洲區域國際會展活動。
排名穩步上升
記者:近年來,臺灣MICE產業的發展狀況是否可用統計數據比較來體現?
張俊福:在國際會議協會2012年公布的排名中,2011年臺灣舉辦國際會議場次在全球排名第27位、亞太地區排名第6位。其中,2011年臺北市舉辦國際會議場次在全球排名第20位、亞太地區排名第4位,臺南及臺中首次入榜,分別名列亞太地區第51位及60位。
近年,在臺灣舉辦的具有代表性的國際會議或大型活動,如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高雄世界運動會等,均創造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預計今年,將有許多個大型展會在臺舉辦,如國際青年商會臺北世界大會,預計與會人數將高達1.1萬人。
頻推亮點重點
記者:目前,外籍人士來臺灣參加MICE相關活動的申請流程是否已經簡化?
張俊福:目前,外籍人士申請來臺參加會展活動或大型跨國企業來臺舉行企業會議,可通過臺灣貿易局申請彈性入境,采取選擇性落地簽證方式辦理入境,最快5個工作日內即可發證。大陸地區人士來臺,也可經由臺灣貿易局協助,采取項目方式入臺。
記者:除傳統的會獎旅游城市外,還有哪些城市適合舉辦會獎旅游或企業會議?
張俊福:臺灣北部地區除臺北外,尚有溫泉之鄉的宜蘭。近年來,隨著雪山隧道的開通,臺北至宜蘭的距離縮短了。因此,宜蘭政府加強建構優質會展環境,并以臺北開會、宜蘭休憩作為推廣亮點,吸引MICE業者的注意。
臺灣東部地區則以臺東的發展最具潛力,臺東縣政府以運動觀光作為推廣重點,舉辦國際熱氣球節、國際沖浪大賽等活動。去年首次舉辦的國際熱氣球節反響熱烈,今年臺東縣政府特地派員前往美國受訓,并邀請國際專業人士赴臺參與熱氣球節,藉此擴大臺灣知名度,未來將繼續舉辦大型活動(Mega Event)和規劃目的地旅游產品,以建立臺東發展MICE產業之優勢。
軟硬件具“親和力”
記者:近年來,安利、拜耳和賀寶芙等企業陸續來臺舉辦會獎旅游活動,您認為這些企業選擇臺灣作為企業會獎旅游目的地的原因是什么?
張俊福:臺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等景點外,還有東北角、墾丁等濱海景點,都很適合作為獎勵活動目的地。在硬件條件方面,臺北、高雄、臺中和臺南等地方可供選擇的大型國際觀光飯店相當多,同時住宿費用也越來越具“親和力”,這些均是大型企業選擇在臺舉辦獎旅活動之主要原因。在軟件條件方面,為鼓勵外國企業來臺進行獎旅活動,臺灣觀光局提供了迎賓、伴手禮及文化表演和臺灣特色文藝節目欣賞等項目,臺北市更提供經費補助。因此,無論是從自然資源、硬件設施還是從獎勵補助等層面來講,臺灣均是亞洲會獎旅游目的地之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