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中,全新的產業正煥發魅力。每年,大批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行業專家、學者相聚北京城,是為了洽談、商討和互相取經。北京正留給世界另一番新形象:根據國際大會與會議協會(ICCA)近期發布的數據,在2014年接待國際會議數量的全球城市排名中,北京排名第14位,位居中國首位,亞洲第二。
國內三分之一國際會議在京舉辦
在國家會議中心的預訂系統中,距離現在最遠的一次會議是2023年召開的亞洲營養學大會,到時大約有6000人參加。雖然還是8年后的事兒,但主辦方在今年就訂好了位置?!叭绱舜蟮囊幠H绻辉缱龃蛩悖偻韼讉€月就可能被別的會議占了。”國家會議中心副總經理許峰一邊說,一邊羅列著這幾年在此舉辦的國際會議。
毗鄰鳥巢、水立方,站在頂層幾乎可以看清整個奧林匹克公園。2008年,這里是北京奧運會的新聞中心、國際廣播中心,并承擔著擊劍等多項體育賽事。2009年,這里又搖身一變,以27萬平方米的會展面積成為亞洲最大的會議中心。最多時,國家會議中心能同時容納2萬人在此開會。
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會議中,每年幾乎都有10%以上在此舉辦,居于北京各類場館首位。許峰給記者出示的一份數據顯示,僅2014年國家會議中心便承辦大大小小的會議918個,國際會議就占12%。
這個數據只是北京作為國際交往中心的一個縮影。在年年都要進行的“大考”中,北京幾乎都會名列前茅。在國際會議與獎勵旅游權威組織—國際大會與會議協會(ICCA)剛剛發布的2014年接待國際會議數量城市排名中,北京以104個的接待量位列第14,較2013年上升4個名次。
這個成績也成為我國首位,亞洲第二位。從我國去年舉辦的332個國際會議的數量來看,北京占了將近三分之一。“由于ICCA的標準很嚴格,只將國際專業協會組織的、在三個以上國家定期輪流舉辦的、規模在50人以上的會議納入評選范圍,因此這個數字只能算作北京去年接待國際會議的一部分。”北京市旅游委高端旅游發展處處長任江浩說。
奧運會、APEC會議成為北京新名片
翻開去年北京接待的104個國際會議名錄,第43屆國際廣告協會大會、第7屆粒子技術大會、第8屆生物物理國際年會這樣在“高精尖”行業里數一數二的會議都在去年選擇北京?!爸锌圃?、清華、北大等這些國際上響當當的學術研究機構都在北京,一大批各行各業的學術人才也在北京工作,這種學術上集聚的優勢是國內、甚至是亞洲其他城市不多見的?!比谓品治觥?br />
更重要的是,展示在世人眼前的北京,也不僅僅是長城、故宮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夏季奧運會、APEC會議都成為了北京的新名片。
開會時想要發言,只需輕觸一下按鈕,系統就能排出順序。輪到發言時,麥克風自動打開,場內的攝像機也會自動追蹤,會場中間的10多臺電視屏幕上隨即顯現發言代表的一舉一動。去年11月APEC領導人會議周的多個會議都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而當時會場僅發言過程使用的設備就令不少與會代表驚嘆。國家會議中心副總經理許峰說,APEC會議使用帶有自動追蹤功能的設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這也代表著北京舉辦國際會議的水準。
奧運會、APEC會議更像是一塊磁鐵,吸引著更多會議主辦者。2011年是北京舉辦國際會議的最好成績,入選世界前10名。而后來梳理時則發現,這一年在北京舉辦的會議大多是在2006年、2007年選定北京,這也歸功于當時即將承辦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
有了這樣的好名聲,想要在對手如云的國際會展市場里打出自己的品牌也并非易事。2012年,市旅游委發布《關于促進會議與獎勵旅游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支持會獎旅游機構申辦重要國際會議,一方面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等方式資助,另一方面也幫助協調報批、通關、交通、安保、衛生等各個環節,并支持部分場地經費。
“以前是物理學家想辦會議,卻不懂如何辦起來;而現在聯盟聚到一起,你有辦會的需要,下家立馬就能把會給接下來?!比谓普f。政策之上,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整合機制正在形成。2011年,北京高端旅游與會議產業聯盟成立,聯盟把學術協會、會議承辦機構、供應保障機構等聚到一起,對接各項國際會議需求。
硬件上,近兩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古北水鎮、雁棲湖等會議場館,也成為北京舉辦國際會議的根柢。中國會議酒店聯盟常務副會長武少源說:“北京國際會議舉辦數量和能力走在世界的前列,得益于眾多的會議場館、酒店。像國際會議如此規模的會議,北京各家四星級和五星級酒店幾乎都具備了承辦條件和能力?!?br />
會展已在產業中生根發芽
來自旅游部門的一份數據顯示,每年來京參加國際會議人員大約占到入境游客的四分之一,但消費則占到入境總量的一半。雖然來到北京只是開會,卻也悄悄帶動了與會議沾邊的吃喝玩樂。
普通一次國際會議,也生根在整個產業中。去年,延慶舉辦世界葡萄大會。與以往不同,延慶世葡會把學術的注意力轉向產業發展。會議期間,延慶與河北懷來縣一起發布建設“延懷河谷”葡萄及葡萄酒產區規劃,未來分屬兩縣的27個鄉鎮圈定在統一規劃下,超越行政區劃分割、發展特色產業組團,共建延懷河谷葡萄及葡萄酒產區。
有數據顯示,目前延慶和懷來兩地葡萄種植面積已達27.5萬畝,葡萄年產量達到16.3萬噸,葡萄酒年產銷量7萬噸,葡萄產業總產值超過40億元。而等到2030年,“延懷河谷”葡萄種植面積將穩定在40萬畝,建成酒莊150家,葡萄酒年產量達到30萬噸,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總產值達到140億元。
“種葡萄是第一產業,釀葡萄酒是第二產業,而品酒則變成了第三產業?!蔽渖僭凑f,一次時間有限的國際會議,卻能成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契機,為經濟注入了更多活力,老百姓致富的門路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