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長沙賀龍(春季)車展展臺倒塌事件再次引發會展業內關于展覽搭建工程門檻低、行業間低價競爭的討論。
長期以來,一旦發生展臺倒塌事件,展會安全瞬間就會受到高度關注。但事件過后,展會安全又像流行性感冒一樣被忘記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作為會展產業鏈下游的展覽工程搭建施工方,對安全防范的認知存在差異。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其中有場館方管理的因素。
針對這一現狀,廣東現代會展管理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姜淮認為,會展行業組織的缺位造成了展會安全管理上的空白。
保險產品分類多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場館方會以年度為時間單位,購買公眾責任保險。該險種又稱“普通責任保險”或“綜合責任保險”,主要承保被保險人在公共場所進行生產、經營或其他活動時,因發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他人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
會展業內人士表示,公眾責任險可適用于工廠、辦公樓、展覽館等各種公眾活動場所。無疑,這是適合場館方的保險產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場館方人士強調,參展期間如發生展品丟失,場館方要進行賠償,具體的賠償最高額度則與場館方的參保數額多少有關。
如展品因展臺倒塌而損毀,搭建方需負一定的責任,這就牽涉到另外的保險產品。此外,還有展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丟失、損毀等現象,就要由展品運輸公司進行賠付。據了解,一些運輸方也為其負責運輸的展品購買貨物運輸險。
據一位曾在多個城市舉辦過展會的組織方負責人介紹,沒有誰要求其必須購買展會保險,他也沒有為展品購買過保險產品。
亟須提升安全意識
“目前,場館方對展會期間進場搭建展臺的施工方的要求也不一致,有的場館方強制性要求進場施工方購買展會保險?!北本┪绖撘鈬H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毋喜豐介紹說,針對展會保險的產品,其公司目前只在太平洋保險北京分公司購買,還沒有發現其他保險公司有適合展會保險的產品。
據毋喜豐提供的展會保險合同顯示,作為展覽工程搭建方,為某個展覽項目購買保險,保險合同中明確要求,必須具體到某一個展廳。這與場館方的公眾責任險有著明顯的不同。
現階段,由于部分場館方沒有強制要求進館施工的展覽工程搭建方必須購買展會保險,導致部分中小型搭建企業沒有形成購買保險意識,甚至有些中小型企業心存僥幸,認為展會周期短短幾天,不會發生意外。
毋喜豐指出,購買展會保險產品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不排除有的中小型企業存在能省則省的心理。
姜淮也指出,多年前,地方政府對展會管理流程進行過明確的設置,但地方管理部門對展中的監督不是很到位。現在,行業協會應該通過出臺標準,對展前、展中、展后環節進行監督,將展會安全納入一攬子安全范疇。只有行業管理組織的安全意識提升了,行業的安全才有保障。
行業管理需強化
姜淮表示,業內對展會審批的放開有一個錯誤的理解,以為政府取消了對展會的監督。
姜淮認為,在政府管理逐步弱化時,這恰好是行業協會發揮功能的時候。針對展會安全,可以由行業協會出臺強制性標準,并進行系統化管理。
多年來,業內人士將展會安全防范意識薄弱歸因于全國性會展行業組織的缺位,直接影響了展會上下游產業鏈流程的條理性。但隨著地方會展經濟的發展,為了提升會展品牌,有些地方出臺了會展管理規定。
據姜淮介紹,目前,廈門市成立了“會展項目協調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廈門會展業協會、廈門會展局、展覽項目主辦方、場館方組成,對展前、展中、展后環節進行監管。其中,廈門會展業協會擔任主任單位。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廈門有會展專項資金的支持。
姜淮呼吁,為了避免上述安全問題的發生,地方行業組織要進行干涉,要幫助行業形成自律意識。地方行業組織應該建立一種機制,對展會上下游產業鏈進行干涉或監管,提升展會的安全性和國際影響力。
總的來說,對于展會管理,政府要思考的是如何將有形的手轉為無形的手,支持行業組織加強自律,出臺行業規范標準,強化行業組織管理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