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萍萍是我國會展教育的先行者、知名教授,不但在學術界聲名遠揚,在會展圈也匯聚了極高的人氣。原因就在于她對會展教育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加上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和號召力。浙江省會展學會是目前全國唯一專業從事會展學術研究的省級學會組織,丁萍萍就是發起人之一。
學會是浙江省從事會展教育、科研和會展實踐企事業單位及個人自愿組成的學術性非營利性民間社團組織,于2006年10月成立。學會每年舉辦的“浙江會展經濟論壇”、“會展教育與產業論壇”、“會展專業掌門人圓桌會議”、“中國縣域會展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等學術研討活動都在圈內引起較大反響。在學會的第二個十年開啟之年,本刊記者獨家專訪了浙江省會展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丁萍萍。
產學融合 平臺搭建
談起學會的成立,據丁萍萍回憶是緣于一次三個人的聊天,她和兩個朋友聊著聊著就突然蹦出了想成立會展學會的念頭。丁萍萍說自己是那種一有想法馬上就要去做的人,那次聊天也并非是一時興起,于是她馬上行動即刻找組織申報。一開始是找科協做業務主管單位,但卻因對方稱會展是新興學科,甚至還不能稱之為一門學科為由,被擋在了門外。但丁萍萍并沒有就此放棄,她又嘗試著由省教育廳作為業務主管單位申報,結果省教育廳和省民政廳都很支持,學會很快就正式成立了。學會申報期間,丁萍萍團隊就開始張羅招攬省內會展院校和會展企業入會,一下子得到了圈內熱烈響應,當時入會的單位會員就有20多家,到如今已經有了40多家單位會員,十年的時間擴大了一倍。
談起這十年來學會的成績,丁萍萍認為最有影響力的就是學會每年舉辦的幾個論壇。在學會成立的第二年,丁萍萍就帶領她的團隊,組織策劃了首屆浙江會展經濟論壇,當時國內涉及會展類的論壇很少,第一屆論壇大獲成功,也就是在這屆論壇上,有會員單位提出希望專門就教育領域將論壇再做細分。于是,從2008年開始學會每年舉辦兩場論壇,“浙江會展經濟論壇”和“會展教育與產業論壇”,二者均為浙學論壇分論壇。從論壇的名稱就可以看出,“教育與產業”所圍繞的是一種產學融合的思想,當時提的是“以做帶學,學做結合”,其實就是產學融合在較早時期的一種說法。此后,每年的論壇上都有全國會展業“大咖”和各院校師生出席,影響力不斷提升。
校企雙贏 研教相長
學會成立后,院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明顯加強,會展學生的實習機會增多,實習質量得到改善。會展學生可以分期分批去企業學習感受展會的運營模式和組織過程,企業也及時解決了展會期間用人的問題。丁萍萍說:“這對于校企雙方無疑是雙贏的,學生得到了專業實踐機會,企業也喜歡用有專業背景、熱情洋溢的年輕人。”然而,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并不支持這種在當時看來有違教學常規的做法。經過幾年的艱難磨合,取得明顯教學成效后,“靈活實習、以會頂課”模式才逐漸被接受。丁萍萍主持的《會展專業實踐性教學組織的創新與實施》還獲得了浙江省教學成果獎。
后來,在由丁萍萍主持的教育部“高職高專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教學管理一項中,就特別加了一條:“根據大型會展活動在開展期間突擊性需要臨場服務人員的特點,特事特辦。每學期在不影響班級整體學習秩序的情況下,可安排一次性不超過班級人數30%的同學,前往展會現場服務。由學校統一安排短期校外實習的學生,當日校內課程按出勤計,但每生每學期累計‘以會頂課’時間累計不得超過5天”。這一“會展特別條款”校企雙方都非常歡迎。
此外,學會每年召開“會展專業掌門人圓桌會議”,這個會從第一屆開始就由各會展院校申請競辦下屆,決出優勝者的同時定下下屆會議日期,競爭每年都很激烈。每個學校一個專業帶頭人出席,大家把自己遇到的問題拿出來討論。今年已是第六屆,類似醫生會診,大家直面難題共商對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學會通過每年的課題立項和科研評獎活動也帶動了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學會課題中不少課題經學會推薦立項為省社科聯年度課題。不過丁萍萍也坦言:雖然常規性工作每年都在開展,科研成果的數量也很可觀,但還缺乏稱得上重量級的會展研究成果,這方面有待大家進一步的努力。
用心深耕 專攻有術
這些年,丁萍萍一直在思考學會能為社會做些什么。顧名思義,學會就是要通過學術研究來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其實丁萍萍多年前就經常在一些全國性會議上提建議,比如說她認為國內急需有一本會展研究類的核心刊物,為教師發表高質量論文提供平臺。
還有是建議設立商務部專項課題,商務部可以立項不資助啊。丁萍萍進一步解釋,部級課題相當于省級課題,而且只要有課題就一定會有論文,就會有專著總結,這樣老師們的水平就上去了。“我們要為青年教師搭建平臺,有了平臺他的晉職之路就會順暢,也預防了人才流失。我一直在說強業先強人,強生先強師,沒有強的師資力量你怎么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這個是關鍵。你希望有好的師資,你得給他提供一個上升通道啊。”
說到“強生先強師”,據了解,2015年學會組織了國內首個會展國培班,學員51名,來自13個省市31所院校。負責人丁萍萍為辦班辛苦了3個多月,調動了大量優質社會資源,安排18位業內大咖輪番授課、上海杭州寧波義烏四地實地考察、會展策劃師考證、挑選優秀會展企業頂崗實習、安排餐飲住宿等,事后也獲得了學員們極高的滿意度。
最后,她表示希望其他省市也能盡快成立會展學會,且多多益善。眾人拾柴火焰高。認識丁萍萍的人都夸她活力四射、敬業、懂生活、人緣又特別好。丁萍萍告訴記者這樂觀的性格是遺傳了媽媽。偶遇不順,她就會想起一句老話——辦法總比困難多。“你看我博客的個性簽名:忙得兩眼發黑,還能抬頭看天的人是幸福的。這是我自己的感悟。我覺得一個人無論處境如何,都要善于發現美,其實世界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丁萍萍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