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會議產業周北京研討會”上,原商務部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做了主題演講“新時期下中國會議業的動力與發展機遇”。
在演講中魏建國提到“未來中國會展,特別是會議產業將引領世界的會議產業。”中國會展業需要盡快實現三化,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并且會議行業急需要建立國家智庫,會議智庫。
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魏建國:大家早上好,我想用15分鐘時間闡述一個問題,那就是未來中國會展,特別是會議產業將引領世界的會議產業。我的朋友美國拉斯維加斯電子展的主席凱瑞在一次談話中提出他的擔心,他說未來跟我們拉斯維加斯競爭的可能就是你們中國。
大家都知道,在一片荒涼的沙漠里面辦起了拉斯維加斯城,而拉斯維加斯更重要的是兩個大展,一個是博展,一個就是會展。美國拉斯維加斯一年要舉行接近4000場展,電子展一下子引領了全球所有的電子展,包括我們的TCL、華為、中興、海爾,我1992年帶領海爾隊伍去到那里,現在全球都在這個會議上了解發展動向以及存在的問題。
話說回來,中國會議產業缺少什么?會議產業的軟肋什么?我很同意大家的意見,三個化是關鍵。
第一,專業化,我很同意北辰時代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雪的意見,我們這個會議開起來隨意性很大。我在國外20年,在國內經貿部管會議差不多接近30年一個會議必須有標準、一個會議必須有議程,一個會議必須有服務,一個會議必須有目的。唐雪總經理是搞洲際旅館,從旅館業,尤其是國際旅館業下來的人都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會,我們要按照標準走。中國的會議發展到現在,缺標準,我們沒有標準,這個會議怎樣開,是轟轟烈烈從頭到尾。我參加一次會議,比如說大家看到專家在那里講,下面一排人在看手機,說明這個行業組織者是不是請到了最權威的人士,是不是這個權威人士說了最權威的話。美國彼得森研究所提出了TPP,蘭德公司提出預測加勒比海危機和赫魯曉夫倒臺,那是在蘭德公司一個早餐會上。彼得森研究所所長告訴我,他們提出來人民幣被低估40%,是再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這樣的消息突然在全球引起轟動,說明這個會議的組織者很有能力,他有標準。
第二,我們要有專業化。開會不是說大家在一塊,像我們村里面以前土改的時候,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時候,甚至在大學里面開會。我們如何既打造一支很好同時又專業化的隊伍?專業化的隊伍最關鍵的要害是服務,我們的服務不行。我跟星巴克的老總說過一句話,我說星巴克在全球已經有接近67000家,而美國本土只有800家,而在中國已經達到接近6000多家,在我的小區東便門那一塊接近幾十個星巴克。他告訴我,發展這么快,記住一句話,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星巴克賣的是服務,你用39塊人民幣買一杯卡布其諾,可以從早坐到晚,沒有任何人用語言或者肢體語言告訴你該走了。
開會是一張名片,我這個名片是要告訴大家,我的會做得那么好。比如說我在愛麗舍宮參加薩科齊的晚宴,所有的服務生都在注意我的動作,我輕輕地把我用餐的餐巾放錯了一個地方,但是,我以為他過來要把我的餐巾放旁邊,不是,他一看我這個動作,走上去就把一個新的換給我,我僅用了一次,而且放錯了地方。說明你作為一個嘉賓,你的一舉一動他都很重視,人要的就是這個。別說這種服務了,我們的會議服務能到這個水平嗎?
我參加中非合作論壇,會議期間人民大會堂派出兩支隊伍,服務員一只手拿毛巾,一只手拿茶杯。當時是埃塞俄比亞總理發言,結果所有的外賓都看著我們這個隊伍,很整齊,沒有聲音。后來他們說能不能請中國人民大會堂的老師幫他們培訓。包括最近在人民大會堂我參加了首屆全球旅游發展大會,一下子來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名代表,他看重了你的旅游。所以,在這一塊如何做,我們缺標準、缺服務、缺規劃、缺人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缺語言。所以,盡管今天就來了一位美國的外賓,但是我還是要用英語先說一說。
我是學法語的,我在巴黎留學,我又在阿拉伯國家工作了20年,我在新疆工作了4年,我學了日語,而我從小到達學了德語,一個語言就馬上體現出你的身份,而我們的服務人員能夠達到這一點嗎?所以,標準,你要找什么人,你的會議、你的目標、你的路線圖和你要達到的時間表這個要明確。這是第一。
第二,我們現在盲目的樂觀,有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很危險,我們有那么大的成果,我們只知道干著急,就希望這些設備能用,我們現在有大數據,但到底如何走?我認為這個比我們剛才講的更重要。我經常說成功是始終如一的目標和百折不撓的毅力,有些人始終如一的目標可以做到,但是百折不撓不行。我參加了很多會議展覽,我覺得這一點必須給大家指出來。
我們現在走什么道路呢?我提出三個化,一個是國際化,剛才倪瑋社長說了“一帶一路”、亞投行、絲路基金,中國今后的會展產業必須走出去,很多人了解了,但是要通過間接的希望媒體傳播出去。一個會議、一個展覽是一個名片。第二,要引進來,我們現在的會議太差了。我到德國去,德國為了牙齒開的很多高端會議。博鰲今天也來了,成都會展也來了。第三,專業的市場,現在很多事情需要系統,營改增這是很重要的,再比如說市場化道路,我們現在在推向市場化的過程中,有種不完全的、不成熟的競爭,這個就要發揮,不能老是散亂差小,要有點重點。
中國人為什么產生一些農產品,比都是沒有信息,我們現在用大數據來做支撐,市場化工作的根本,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一切以企業為中心,以項目為龍頭,我們現在沒有項目。在座的這些人,你今年有哪些項目?你是工廠,企業必須完成幾項任務,會展中心把它變成一個會展產業,就是要市場化,政府在這個里面沒有辦法作為,也很難作為。我們現在有些會議還吃補貼,根本不行。
第三,除了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我們要趕快成立一個會議研究院,像旅游,他們提出了時尚化、大眾化、個性化的旅游,旅游有沒有標準?有,但是我們更多的會議更需要場所,現在的會議不是嫌多了,我認為還是少了,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會議在我們中國舉行,我們應該有多領域、高水平、多層次的會議,我們都是單打一。
精細化,供給側的改革就是需要我們這些展位提供更好的供給側產品,現在我們提供的都是低效甚至無效的產品,我們要提供高效或者顯著效益的產品。同樣的菜上來以后,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要針對每個人的個性化,我們上的菜很受歡迎,這個供給側的改革非常重要。會議能不能做?完全可以。剛才倪瑋社長說要成立一個智庫,我說智庫要把握住三個東西,一個就是出招,在關鍵時刻要出招,不僅出一般招,要出高招,不僅是一般高招,還要出絕招。第二,指路,到底我們今天開完會議以后能不能指路,給政府指路,給企業指路,老百姓消費者指素。第三,解惑,通過我們的講臺把事情擺清楚,問題看清楚,解決問題。
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我的講話,世界上多數人是在按現有的答案辦事,只有少數人是苦苦地尋求新的答案。世界上多數人是看見以后才相信,只有少數人是相信了這個事情他已經看見了。世界上多數人按現有的國際規則辦事,只有少數人在參照新的國際規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