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浙江省會展業在穩步中健康發展,整體實力較之上年有了明顯的提升,但同時仍存在不少問題。
浙江會展業存在的問題
展覽規模仍偏小,規模效益不明顯。根據中國會展研究中心統計數據,2006年全國十大城市會展數量排行中,寧波位列第四,杭州位列第十。但是在2006年度全國展館舉行展覽會數量、展覽面積數量、參展商數量前十位排行中,均未看到浙江省內會展城市的身影。2006年浙洽會,展覽面積9萬平米,專業客商9000人次。義博會
會展管理不規范,多頭管理現象仍然嚴重。目前浙江省的會展業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會展市場化機制仍未形成,會展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會展協會自律機制仍處于初步建立階段,這種情況下政府部門的介入仍將繼續。在宏觀層面上,政府支持展覽業的發展,有利于規范展覽業市場。但是會展業畢竟是伴隨著經濟市場化而誕生的新興產業,以市場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才是會展業發展的根本。
另一方面,浙江省沒有明確會展業的管理部門,省經貿委、省外經貿廳、省科技廳、省建設廳、省工商部門等都有展會的相關管理權限。涉及工業、農業、旅游、文化等一系列產業的展會,多頭管理、重復審批、重復辦展的現象比較突出。雖說會展市場中存在充分的競爭能使得整個行業發展壯大,但是過多的重復辦展使得有限的會展資源造成浪費,降低了會展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影響我省會展業的健康發展。
行業組織不健全。至2006年底,浙江省有杭、寧、溫會展協會以及義烏會展業聯合會,在制定行業自律公約、開展行業統計、加強信息交流、宣傳推介、評估評優、人才培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省級會展行業協會仍在籌備中,未能展開工作。
會展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中國會展業發展迅速,會展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經有4900家專業展覽公司。但是大多數有競爭力的會展公司集中于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會展城市,浙江省內會展公司數量不多,整體競爭力不強。據初步統計,截至2006年底,在浙江省內注冊的專業展覽公司不到400家,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不到10%。高素質的會展公司沒有幾家,還存在著一些騙展、拼展現象。此外,由于絕大多數的會展活動由政府主導,許多會展公司,尤其是民營會展公司只能“代理”一些展位,進而再“銷售”。
2007年浙江會展業對策建議
2007年是“十一五”計劃的第二年,浙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將進一步提升,為浙江會展業發展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隨著入世后服務業的全面開放,會展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面臨著更為艱巨的挑戰,需要政府、協會、企業發揮合力共推會展業發展。
加快制定會展業發展政策法規,進一步規范會展業行政管理體制。
浙江省有關部門要進行充分調研,全面了解會展業發展現狀,盡快制定包括規范會展場館建設、會展主體建設、會展收費標準、參展產品運輸、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法規,待條件成熟時根據浙江省會展業實際情況發布地方性法令條例。同時,政府應明確會展主管部門,以解決多頭管理,重復辦展的弊病。
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促進展業健康快速發展。浙江省會展業行業協會經過近2年的籌備,即將成立。成立后的浙江省會展行業協會,將切實加強協會的建設,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要擔負起服務、協調、自律的職能,進一步規范和提高浙江省會展業整體水平,加強與省內外會展城市溝通,促進區域間會展城市聯盟,共謀會展業發展。
扶優扶強,加強會展業的品牌建設。建議政府部門制定扶優扶強的政策,設立專項資金,著力培養浙江省特色品牌展會和優勢品牌展會,促進展會做大做強。還要積極發揮各級行業組織的作用,建立會展業信息、業務評估和產業統計等系統,支撐浙江省會展業發展公共服務平臺。特別要重視對展會進行評估,扶優去劣,突顯名牌。加快培育會展龍頭企業,以優化會展市場結構。
重視會展人才培訓。目前會展業的快速發展與會展人才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會展人才特別是既有會展理論基礎、又有會展實際操作經驗的綜合性高級會展人才更顯不足,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浙江省會展行業協會成立后要重視會展人才培訓,在省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與省內大專院校及著名會展企業聯合,培養既有深厚會展專業知識功底,又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優秀會展人才,以適應浙江省會展業快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