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江南鋪了一地碧蒼,立夏至此萬物皆長大,“這注定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日子!”現代快報社社長杜曉明感嘆。5月15日,“2015年南京會展專題宣傳月啟動暨與現代快報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現代快報紫東國際創意園工作區舉行。杜曉明與南京市貿促會會長、黨組書記、市會展辦主任尹文就雙方合作事宜交換意見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二次合作,實現戰略共榮
在簽署儀式上,杜曉明就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特點進行了分析。人們習慣用最便捷的方式瀏覽信息,如手機微信、微博,“信息不再是冗長排版,取而代之的是精簡便捷、強烈的視覺沖擊;也只有這樣,才能跟上現代快速的節奏。”杜曉明指出,現代快報擁有“一社三媒”全方位的媒體資源,以靈活的形式、豐富的視覺沖擊、生活化的內容和人性化的閱讀方式,迅速積攢了微博290萬粉絲;而微信每一次發布,就有20萬江蘇人閱讀,極大地符合了南京會展宣傳月特殊的需求。
尹文高度認同現代快報在本土的影響力。“過去我們只知道大篇幅宣傳,殊不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有更容易被人們接受、認可的宣傳方式。”尹文說,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方式很微妙,在江蘇,現代快報紙媒、屏媒、網媒多方位宣傳能很快切入到大家的心窩里,“這點做得很精準、很獨特,恰巧符合我們會展全面深入推廣、打造南京會展品牌的要求!”尹文強調,南京會展專題宣傳月要充分展示南京會展特有魅力和獨到之處,要充分利用快報這一優秀的媒體資源,讓業界更多地了解南京作為會展品牌城市已躋身國內會展二線城市前列。“現代快報具有時代全媒體視角、本土的影響力;我們會展辦承辦過在全國乃至世界也是有名的品牌展會,雙方的合作也是名副其實的戰略共榮,極具戰略意義。”
做強做大,走的是品牌路線
品牌對于任何一個企業、協會甚至個人都很重要。“南京會展也不例外,作為‘中國品牌會展城市’,展會是我們南京一張名片!”尹文介紹,2014年度,南京喜獲“2014優秀會展城市”、“中國品牌會展城市”、“中國十大影響力會展城市”等殊榮,在2014年青奧會期間,盡顯南京會展人風采。此外,根據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排名”,南京已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內地舉辦國際性會議最多的城市。面對諸多榮譽,南京會展人用更謹慎更長遠的戰略目光取代了應有的欣喜。
據悉,2015年,南京會展辦正探索會展業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創新應用,打造網絡會展新模式。“擁有自主品牌,打造世界聞名的品牌會展城市,不光做傳統會展,更重要的是跟上時代,做網絡會展,創造新型展會。”尹文說,當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李克強總理倡導的“互聯網+”在會展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發展機遇,“這也是我們選擇與現代快報合作的重要緣由。”
眾口一心,只為一張“響牌”
現代快報與南京會展辦二次戰略合作,不僅僅是雙方的大事,也是各會展企業備覺欣喜的好事。
在會議上,會展企業匯鴻會展黨委書記徐永健當場拍案,“通過快報現有的宣傳曝光力度,南京會展將在更深一層次得到認可。這絕對是一件令人振奮的大好事,南京會展將在質上實現大跨越!”在場的企業家中,不僅徐永健稱好,雷思展覽董事長褚凱也是極力點贊的一個。“我們過去只關注傳統展會,現在移動互聯網發達了,這些技術我們不能不用。”他說,“要用就要用好,與快報合作,就是我們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品牌影響力的一大步。”
這些企業家呼聲背后,是業界對南京會展業壯大、做強的渴望,“其實,每個南京會展人都渴望,我們能打出一張有分量的牌;這張牌代表南京、代表南京會展業的輝煌!”尹文最后總結發言,語重心長。
南京會展
也有“互聯網+”
如果僅僅把“互聯網+”理解為企業電子商務,那就大錯特錯了。
會展也可以“互聯網+”?這不是異想天開。在不久的將來,展會不再是純粹的現場參展、瀏覽,而是你坐在家里動動鼠標,完整的展會信息將輕松展現于面前。南京會展正在謀劃“互聯網+”,通過網絡會展有效地創造新型展會,催生新的會展模式。
李克強總理倡導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融合創新,形成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的新經濟形態。“互聯網+”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南京會展也不例外。據南京會展辦介紹,移動互聯網與會展市場有機結合、孵化后,不僅擁有普通電子商務平臺的功效,在各類電子商務平臺評比中也獨具實物資產優勢、客戶資源優勢、品牌資源優勢和國際經驗。
“移動互聯網與會展市場有機結合,不是阿里巴巴或者手機淘寶,”尹文一派從容,“網絡會展有著自身特有的優勢,它將是‘實體會議展覽+網絡會議展覽+B2B交易頻道’的全新商業模式。”這一公式并不費解,在2014年南京尚格車展時,通過微信做了一個1元搶票活動,利用有價值的觀眾信息,瞬間吸引了汽車廠商、經銷商、汽車門戶網站以及一些電商平臺的關注。
這在會展業是一個了不起的舉動。為了把這舉措深化、推及常規會展業中,南京會展辦今年將重點打造移動互聯網會展模式,在技術、資源、經驗等方面加大經營規模,搭建網絡會展信息平臺、資源有效共享、加強宣傳和服務、提高結算效率、打造一流的誠信會展平臺。屆時,南京會展不僅擁有強大的電子商務營銷功能,也為會展業創造出新的網絡會展經濟形態。
河西將現大型國際展覽中心
三年前,市會展辦向南京“兩會”提交了一份重要的提案。
作為提升南京會展業發展、加快南京會展名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會展辦預見性地提出“河西會展城”概念。這在當時,是一件很“大膽”的事情,引起了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作出批復。南京會展辦會同建鄴區政府、河西指揮部,邀請國內會展專家對“河西會展城”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結果《關于南京會展城建設的專題研究報告》獲得了市委常委會的認可,提出“加快會展機構與會展產業周邊資源向河西集聚,加快把河西打造成會展城”的要求,南京會展業前景可期。
“河西會展城”終于呼之欲出,這對于南京會展業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喜訊。為了推進會展城建設,市委決定成立推進領導小組,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商務局、建鄴區政府、市政府會展辦等單位具體負責規劃實施工作。至此,每一個南京會展人心里一片明了,“河西會展城”不再是一個口頭上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地進入正式操作實施階段的河西國際博覽中心。
河西會展城就要出現了,它將以何面貌呈現于世人呢?據了解,河西會展城以青奧會現有場館和設施為依托,形成以國際博覽中心、金陵會議中心、南京奧體中心、青奧城為核心區,以河西CBD中央商務區、江東中央活動區、綠博園為會展產業集聚區的南京(河西)國際會展城。規模盛大、身份威權,在今后幾年,河西還將不斷完善交通網絡、國際信息平臺、先進文明文化、綠色生態、時尚生活園區等配套設施。屆時,南京各類會展齊聚河西會展城,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會展中心就要出現了。
南京會展邁的是“國際步伐”
2013年12月,南京會展辦加入了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獲得了“國際身份”。此后,南京會展辦捷報不斷。兩年來,南京共舉辦國際性展覽73場、國際性會議993個,ICCA去年5月發布的“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排名”中,南京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內地舉辦國際性會議最多的內地城市,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等12個國家和地區眾多的知名專家齊聚南京。不僅如此,在業界權威機構組織的全國性評比中,南京獲得諸多榮譽。去年“天翼手機交易會暨移動互聯網論壇”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手機交易會之一,觀展人次突破了30萬……
“這些是我們的榮譽,但我們不以此為傲!”尹文一臉平靜,“我們邁的就是國際步伐,要邁好這一步,還要腳踏實地。”。南京會展不貪戀殊榮,也不因為身擁盛譽而停下“國際步伐”,取而代之的是探索“互聯網+”背景下會展業新形態。據會展辦相關人士介紹,南京會展辦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勢,充分應用移動互聯網科技,加強自主品牌展會開發與扶持,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打造“互聯網+會展”新的會展模式。“這只是我們南京會展業的開端,今后將是一場持久的硬仗,我們并不會因此而膽怯!”尹文淡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