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投資數億元、重金購買世界一流設備,令人咋舌的高額維護費用以及拔地而起的驚人速度,這些應該是對目前我國許多城市紛紛興建大型場館的現狀寫照。
然而,和興建的熱情形成對比的是,這些大型豪華場館建成后的利用率卻不那么“熱”,人氣也“冷”得令人擔憂。
興建“熱”遭遇使用“冷”
如果不是剛剛經歷了張學友演唱會的火爆,很多重慶市民可能已經淡忘了重慶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簡稱奧體中心)這個曾經令他們深感自豪的地方。
占地11.86萬平方米、投資近7億元、建筑面積6.28萬平方米的重慶奧體中心能同時容納6萬人看球,長
在這個宏大工程里,各種設施幾乎都是一流的,當然造價也都不菲。足球場的草皮全部是引進耐踐踏的國外優質草種栽培,還有光線均勻的連續無影燈帶和先進的排水系統,單單是購買和維護這些設施裝備的費用就已令人咋舌。除此之外,該中心的設備折舊費、職工工資、水電氣、綠化維護等,費用每年都需要數百萬元。
亞洲杯期間,重慶奧體中心曾鼎沸一時,但隨后就陷入低迷之中。中國隊在世界杯小組預賽中失利,本來已經取得的亞洲八強賽主場訂單落空;由于覺得租用費用太高,中超球隊重慶力帆隊2005年從奧體中心轉移到了位于重慶江北區的洋河體育場;由于戰績不佳,2006年,重慶力帆隊被降為中甲,球市情況大不如從前。
讓人無法樂觀的還不止這些,經營門面太少、缺乏賓館酒店配套設施、地下部分未開發、空置設計部分較多、服務較為單一簡單,重慶奧體中心還存在著后續發展的種種障礙和制約。
筆者在周末晚上趕到奧體中心,原以為會看到很多人在此健身,卻只看到了寥寥幾個打臺球的閑散人員,綜合體育場還關閉了所有燈光,周圍一片黑暗,幾間空置的房間里還堆著碎磚頭等雜物。工作人員解釋說,因為電費太貴,所以這里平時沒活動都不開燈。在此打臺球的幾個市民告訴筆者,他們都住在附近,偶爾來打球,平時這里也沒什么人,比較冷清。
大型場館興建熱該降溫了
除了奧體中心,重慶市近年來還建設了會展中心等多個大型場館,還將建造總投資15億元的重慶大劇院,將包括一個1800座的大劇場、一個800座的中型劇場、一個多功能排練廳以及其他附屬和配套設施,分為地上7層和地下2層,建設高度
業內人士指出,重慶市還是西部不太發達地區,文化消費能力十分有限,大規模修建很多豪華大型場館不僅不能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反而會成為巨大的包袱和產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事實上,這樣的前車之鑒在全國已經并不鮮見。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耗資11.4億元,其歌劇廳的舞臺設施設備耗資高昂,每次使用冰上舞臺的耗冰成本就需要2萬元。這在文化消費水平較高的上海市也許并沒什么,但事實卻證明其高額的維護費用和很低的利用率使得其運轉困難。
一組數據可以說明目前大型場館興建熱的狀況:全國有30多個城市提出要打造成中國或國際會展中心城市,并為此大興豪華場館。目前較有規模的場館有230多個,平均租用率卻只有會展業發達國家的1/3。此外,我國目前會展場館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會展業的發展速度。會展總數從2001年的2378個增加到2005年的約3800個,但單位面積會展場館收入卻逐年下降,2002年下降31.3%,2003年又下降了25.1%,2004年、2005年下降趨勢仍然十分明顯。
近年來,已經出現一些地區的大型場館因為難以為繼而無法繼續經營,不得不低價轉讓甚至關門歇業。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海口會展中心在2001年建成,每年只能舉辦10多次大小會議和展覽,但年維護費用卻上百萬元。由于難以繼續經營,海口會展中心于2004年對外拍賣,卻因無人問津而擱置。廣東東莞國際會展中心也曾以800萬元標的拍賣經營權,但同樣以流拍告終。
有關專家指出,盲目興建大型場館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否則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和不良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