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人對“文山會海”嗤之以鼻的時候,我們卻發現許多該開的會并沒有開。據權威部門提供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近兩年國際會議數量的排名中,中國僅列第34位。我國的會展經濟還有待發展。
當前中國會展業正處在從不成熟走向成熟,量變積累即將發生質變的階段。發展會展業最需要注意的是,正確認識會展業的作用,發展會展業一定要求真務實,不能好高騖遠,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打造會展中心城市,需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穩定的產業基礎、廣闊的消費市場、完善的基礎設施。如果脫離實際情況,大家相互攀比,甚至打造所謂形象工程,只能造成資源浪費、社會成本增大,既不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也不利于中國會展業的持續發展。
隨著中國會展行業的發展壯大,會展產業化進程的加快,盡快建立和完善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進程,有利于促進我國會展產業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會展行業經營管理模式勢在必行。
參照國際經驗,具有中國特色會展行業經營管理體制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作用,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場機制來促進和完善會展行業的管理和運營,讓政府、企業和行業中介組織的作用在市場上充分融合和發揮最佳集合效應。在目前情況下,我們應當盡快建立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進程,有利于促進中國會展產業發展,政府宏觀指導,企業規范經營,協會溝通協調,政府、企業和行業中介組織三位一體共同借助市場力量發揮作用的發展模式和管理體制。
中國會展業市場化發展,就是要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探尋展覽業發展規律,按市場規律辦事,從以行政導向為主轉向以市場導向為主,增強展覽業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能力。中國展覽業產業化發展,就是要進一步確立展覽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重視展覽業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完善展覽產業鏈,發展相關服務環節,健全展覽業服務體系。中國展覽業國際化發展,就是要從全球視角審視中國展覽業,主動融入國際展覽市場,積極尋求國際會展合作,增強中國展覽業的國際競爭力。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的會展產業首先需要的是明晰的戰略,只有明晰的戰略才能引導出明晰的戰術,而構架這樣的戰略體系首先需要的是國家制度保障,也就是說,至少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政府部門。中國的會展產業迫切需要在國家戰略框架下進行深入的研發,包括:中國會展產業發展的宏觀經濟制度改良及產業制度的創新、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會展產業全球分工、中國會展產業的發展戰略及發展原則、中國整體產業布局、中國會展行業優勢項目的選擇及培育、區域發展戰略下的中國會展產業的細分和產業帶定位、特色會展產業區的培育等。通過研發,從而得出一套適合中國會展產業發展的普遍規律。而對于這種特定環境下規律的研究,也正是當前中國會展經濟最期待的理論體系與發展框架。
中國的會展業歷經幾十年的發展,目前正處在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只要我們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充分學習和了解國際展覽業的發展規律,積極探索適合中國特色展覽業的發展道路,腳踏實地努力工作,我們就一定能夠在世界的展覽大舞臺上演繹出最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