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展業經歷數十年的高速增長,走到了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行業高增長、高預期、高關注度;另一方面是行業的無品牌、低效率、缺乏行業標準和規范等一系列問題。展酷作為“互聯網+會展”模式下的創新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對會展業連接和交易場景進行重新定義,讓會展更簡單。
“美國每年有180萬場的展會,大概創造4000億美元的市場,占整個GDP的2.5%。而中國每年僅有接近1萬場的展會,創造2500億元的市場,占整個GDP的0.5%。從中美兩組數據的對比來看,中國會展業的發展空間巨大。”展酷網創始人、CEO趙洋在7月18日舉辦的展酷戰略發布會暨展酷研究院成立揭牌儀式上表示。
互聯網+會展
趙洋認為,會展不僅對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而且會展在整個經濟和貿易往來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平臺作用。同時,會展又具有很強的抓手作用,能夠快速形成虹吸效應,吸引資金以及產業聚集。“但會展業在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參展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同題材、同類型展會較多等。”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也認為,中國會展品牌將近一萬個,但缺乏國際知名度高的會展品牌,存在多而小、小而亂,參差不齊的現象,但近幾年,中國會展業的發展很快,在世界上知名的品牌展會也有所發展。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趙洋認為,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改變整個會展的交易模式。
“展酷將重新定義會展的連接和交易的場景。”趙洋表示,通過展酷平臺,連接會展參與各方,整合會展全產業鏈資源,以互聯網為傳統產業賦能、為會展從業者賦能,幫助他們解決應用場景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會展業發展的整體效率,助力產業創新升級。
據介紹,展酷平臺成立以來,已經積累了百萬級注冊用戶、千萬級企業數據。截至2017年7月,展酷業務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200多座城市,服務領域涵蓋20個行業、176個細分行業,入駐展會超過18000場次,入駐服務商超過4000個,是中國會展平臺最大流量入口,是最大的會展資源數據庫之一。
趙洋表示,展酷升級到全球的會展綜合服務平臺是一個新的戰略。希望通過創新、改變鏈接和數據,真正能夠惠及會展行業,能夠促進會展行業發展,讓參展變得更加簡單,讓辦展者也能夠更好地實現商業目標,讓采購商能夠更好地實現參展。
在趙洋看來,未來互聯網一定會加速會展業的發展,未來30%的會展公司會消失掉,未來會展業一定是依靠品牌和其核心競爭力,而大數據是會展營銷的核心競爭力。
“展酷將以信息資訊為入口,以電商為前期發展積淀,以大數據為驅動力,以研究院為智庫,整合相關產業鏈條,在參展商、組展商、服務商和觀眾四方面受眾間,打造正反饋、正強化的生態系統,讓這個行業運行與發展更為高效、健康。”趙洋表示。
會展服務是發展新路徑
對于未來會展的理想圖景,趙洋表示,希望通過展酷的服務真正解決行業痛點,讓參展就像一場旅行,讓觀展就猶如參加一場專屬展會,讓展會主辦者和相關行業擁有更大的生意。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認為,未來會展,實際上是未來會展服務。從目前會展發展的趨勢來看,第一,會展業在不斷轉型發展。第二,會展業進行跨界融合。通過會展這一平臺,促進產業發展,這就是“會展+”,比如會展+旅游、會展+文化等。第三,會展業創新發展,不斷創新會展的形式、理念、模式、組織方式。從目前來看,已由原來的我展你看、我展你買的形式,變成一種新的交互性、強調體驗性的會展形式。
“通過新一代的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提供一站式服務,并做到會展的精準服務、預定服務。”儲祥銀表示,會展服務是一個有市場前景、發展潛力的方向。
對于未來會展業的發展,趙洋認為,五年之內中國展會將趕超歐美引領全球。隨著會展行業的標準建設、品牌建設以及人才培養與研究的不斷積累、深入,未來會展行業也將顯現出不一樣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