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質內容和會展體驗——專訪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主席李劍彬
發布時間:2020-01-06 更新時間:2020-01-06 作者: 點擊次數:157786
“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戰略過程中,香港會展業應該有清晰的定位,同時也需要運用我們的產業優勢,與大灣區內的其他城市協同發展,相得益彰。”
編者按:
香港展覽會議協會成立于1990年,明年即將迎來三十周年,其會員包括香港旅游局等政府主管機構、各會展主辦方、會展服務商等利益相關者。協會宗旨是推動香港會展業的發展環境,改善環境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李劍彬先生進入會展行業二十余年,擔任該協會主席已經四年。在11月初的第86屆年會,就目前香港會展業的發展情況以及態勢和會展人才等行業話題,本刊記者采訪了李劍彬。
“大灣區”戰略下找準香港定位
采訪伊始,針對眾人高度關切的當前香港安全形勢以及會展業發展態勢,李劍彬告訴記者,目前香港是100%安全的,人們在這里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即便有示威游行,也可以提前知道這些游行活動的時間和地點。他參加本次UFI年會,短短三天的會期就做了兩場香港會展業專題演講,主要是想堅定人們對香港會展業的信心,這是UFI年會之行最重要的目的。
據統計,2018年,香港共舉辦138個2000平米以上的展會,包括68個B2B商貿展會。這些展會一共迎來69000家參展企業和230多萬名觀眾。整體會展業規模依然可觀。李劍彬表示,目前,香港會展業最重要的發展規劃就是,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藍圖下,充分發揮在金融服務、法律服務、空港物流等方面的既有優勢,同時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進行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李劍彬指出,香港緊鄰深圳這個創新和研發與制造的中心,以及廣東省內多個輕、重工業制造業中心城市。大灣區內,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作為最大的會展中心已經啟用,香港無須也無法去匹敵這種巨無霸型場館舉辦超大型展會,而是要專注特定領域的會展優勢。
“香港的定位,不是要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的會展之都,而是要成為高品質的乃至最好的會展之都。”李劍彬指出,香港作為“亞洲會聚之都”,尤以承辦特定的專業領域的高品質的行業會議而聞名,包括高端技術類展覽、免稅商品展、藝術展、葡萄酒展、珠寶展等。“我們應該有清晰的定位,同時也需要運用我們的產業優勢,與大灣區內的其他城市協同發展,相得益彰。”
會展需呈現優質內容與體驗
李劍彬表示,自己是出于偶然因素進入會展行業的,現在已經20多年了。他非常喜歡這個行業。會展行業的核心是將人們匯聚到一起,這本身帶來很大的成就感,而且還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基于多年的從業心得,李劍彬認為,面對面的交流將永遠富有意義,對于幫助人們達成交易也是如此,這一特點沒有任何的技術手段能取代。與此同時,他觀察到,會展活動的這一巨大優勢,也吸引了來自其他行業的機構自主舉辦會展活動。例如,最近谷歌等一些網絡領軍企業自己舉辦了一些“會議+展覽”形式的活動。這些機構也許并未把自己看做嚴肅的活動主辦方,但這些在相關領域有著優質內容的企業自主舉辦活動,勢必對傳統的會展企業的業務帶來影響。如果會展行業內的專業會展主辦方不能提供優良的活動內容和體驗,那么這些有著優質內容、優質體驗的新類別組織者將會把參會者吸引到他們的活動上去。
李劍彬進一步指出,人們參加展會,無論是尋找最新的產品、達成交易,或是了解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都想得到連貫流暢的會展體驗,而不是某種特定的數字化的手段。因此,會展活動組織者需要把觀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弄清他們想要怎樣的參展觀展體驗。只有準確理解了參展參會者的需求,才能通過技術手段等渠道,來提供給客戶所期待的體驗,而不是急匆匆地把各服務環節都數字化。相比航空、零售產業等行業,會展業在技術的使用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會展企業需要謹記,不應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在運用各類技術和服務的過程中,都應以提供有關聯性的、流暢的會展體驗為宗旨。
關注年輕人才的學習之旅
作為會展行業的資深人士和行業協會的負責人,李劍彬對于行業人才的成長十分關注。他指出,會展行業要優化客戶體驗,需要各類專業人才。例如,當人們想使用技術來助力打造良好的體驗,編程和網站架構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就成為必需,但實際很多時候,學校教育只能覆蓋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部。因此,對新入行的年輕人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李劍彬指出,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年紀和資歷尚淺。他們并不知道一些既成的套路,所以可以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做事的方式,更富有創新精神和靈活性。因此,包括會展行業在內的很多傳統行業都需要更多地鼓勵年輕人,留給其發揮創意的空間。“很多行業還只是讓年輕人從底層做起,用約定俗成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而沒有給他們足夠的開拓空間,去發揮自身創新的精神,這也是會展行業受到其他很多外來媒介挑戰的原因之一。”李劍彬表示。
而從新人自身的角度而言,李劍彬告訴記者,香港很多行業的人才都供不應求,會展行業更是被視為一個相對高端的行業,對人才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在香港有好幾所大學設有旅游、酒店、活動管理等相關專業,但入行之后,為了達到會展活動對多元能力的要求,他們也需要學習其他通用的技能。最重要的是有不斷學習的心態。
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與畢馬威會計事務所舉辦的論壇發現,剛出校門的年輕人有很強的求知欲,如果企業不能提供給他們不斷學習的機會,或者幾年之后再沒有東西可學,他們就會跳槽去到一個能學到更多東西的地方。因此,會展行業需要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推動他們踏上學習之旅。“學習的心態是一個人在會展行業成功的重要條件。如果一個人自滿了,覺得所懂得的東西已經足夠,就很難再前進。”李劍彬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