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富》論壇到APEC會議,從上海工業博覽會到國際汽車展,越來越多的國際性會展選擇上海,華交會、工博會、汽車展、家具展等展覽會主辦方提出了增加展覽面積的要求。從1月25日起,首次進軍中國的全球最大知名品牌展世界美容展,開始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搭建展臺。今年上海已排定的國際展超過200個,數量雖比去年有所減少,但每個國際展平均面積有望比去年增加10%以上。
新展館建成促展會激增
曾幾何時,上海還因為各種軟硬件條件不足,會展業發展緩慢,只有望北京和廣州會展業發展的項背。2001年11月,隨著中德合資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竣工并交付使用,原來因展館面積小而無法擴容的展會,紛紛擴容,上海展覽市場快速升溫,展覽需求激增。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副董事長弗朗克·哈特曼預言,隨著上海世博會場館的興建,從陸家嘴-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世博會場館的浦東會展“金三角”呼之欲出。屆時,上海有望崛起為可與漢諾威、慕尼黑、新加坡媲美的國際會展中心。
中德合資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是我國首個中外合資的展覽中心。到2010年全部竣工時,展館總數將達17個,展覽面積將達33萬平方米,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博覽中心之一。
德國最大的企業咨詢公司羅蘭貝格最新的一篇調查報告顯示,亞洲展覽業格局已出現明顯變化,香港和上海在亞洲最具潛力,上海目前主要面對國內市場,在吸引國際參觀者方面變得越來越重要的。
起步較晚加速迅猛
上海展覽業起步晚,但“加速度”十分了得,現在在上海,國際展天天辦,國內展年年新。在5年前,展出面積三、四萬平方米的展覽會已經是“超大規模”了,但現在這樣的展覽比比皆是。上海工博會、華東商品交易會、上海國際汽車展、機床展……哪一個都是五、六萬平方米。2006年前11個月,上海地區共舉辦了339個國際展覽會及技術交流會,展會總面積達167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近五成和一倍多。據上海海關披露,2006年在海關備案的展品貨值高達3億多美元,境外參展商有13499家,同比增加20%。2007年的上海國際汽車展覽面積將超過14萬平方米,但開展半年前就已經“爆滿”。
展覽市場“千帆競發”
上海正朝亞洲“展覽之都”目標邁進,上海世博集團總裁陳先進認為,上海展覽市場全面開放,國際、國內,國有、外資、民營的展覽機構競相進入,“千帆競發”格局已經形成。目前上海展覽業直接拉動相關產業產生的經濟效益超過100億元。
“賺錢效應”是上海展覽業日新月異的推動力,各路外資展覽巨頭對中國展覽市場的排兵布陣紛紛提速。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外國投資者早在2005年就已提前收回投資成本。目前從展覽王國德國到中國投資成立的公司,除一家外,其他都把總部設在了上海,足見上海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世博會給上海展覽預熱加溫
據統計,去年上海共舉辦展覽349個,已超過北京和廣州。
上海交通大學會展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過聚榮認為,中國會展業受世博會影響,目前正經歷著預熱加溫階段,以后還會呈現高漲和余熱階段。
“整個世博會需要15大類、數百家的服務供應商”,陳先進說,這些供應商包括展覽策劃、商務服務、展示工程、公關活動等8大類。世博會的舉行不但將為上海會展業的發展帶來明媚的春天,也將為中國帶來更多商機。
奧運會為上海送來發展機遇
由于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在2008年4月30日至9月23日期間,在北京舉辦的一系列與奧運會關聯不大的展會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再加上受到北京展覽場館太過緊張的制約,一些大型和成熟會展項目已經或準備向上海轉移,一些流動展會也鐘情于上海良好的會展服務環境,而固定下來。
近年來,即使上海會展場館建設一直呈上升趨勢,但仍無法滿足會展項目快速增長的需要,去年在上海舉辦的第87屆中國針紡織品博覽會今年就由于訂不到足夠的展覽面積,不得不移師到南京舉辦,但是,主辦方表示,他們的目光還是上海,爭取明年再到上海舉辦。像這樣的會展項目還有很多家,上海會展業的發展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外資展覽巨頭看好上海會展
在大趨勢的影響下,各路外資展覽巨頭對中國展覽市場的布局提速。他們紛紛看好上海會展業的發展環境,不但帶來了先進的管理運行經驗,更重要的還移植和舉辦新的行業展會。
從今年計劃中的國際展看,知名品牌展不少,包括國際知名跨國展覽企業移植到上海的世界大展,如世界制藥原料中國展、國際皮革展、國際縫制設備展、國際樂器展、國際五金展等,有業內人士稱,上海已成為新觀念、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交流和展示的世界之窗。
在上海展覽中心,日本時裝最高水平的精品展近日拉開帷幕。作為世界5大時尚之都的東京,來上海辦“精品時裝展”還是“破天荒”第一回。
在上海花園飯店,世界展覽業巨頭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副總裁裴喜最近專程飛來上海發布新聞,為明年4月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吆喝”,總規模超過20萬平方米、全球60個國家參展的“世界第一”工業展之所以要到上海來推介,是因為上海的制造業和展覽業在世界上不可輕視。
近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公司宣布投資6600萬美元,進行第四輪擴建。開業3年多進行四次“擴容”,這種現象在世界展覽界也很少見。據介紹,到2006年這個上海最大展館的面積已超過20萬平方米,而到2010年,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總面積將達到33萬平方米,加上浦西現有的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國際展覽中心和光大會展中心等,還有上海世博會會后留下的部分展館,上海的永久性展館肯定超過5萬平方米,真正成為“亞洲第一”。上海展館迅速“擴容”背后的市場原因是上海展覽業因“錢景”而產生的“爆發性”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