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商:不抱希望
一見筆者,從中國臺灣趕來參展的邱先生就大倒“苦水”:原本訂好的展說是以自動化為主的,來了才知是以設備維修與診斷技術及產品為主的;主辦方原來承諾說展覽面積為兩個展館,而事實上僅為一個展館。來自沈陽的一位參展商也反映,他本來訂的展說是以化工為主的,到現場才發現展會“青菜蘿卜”一筐裝,而且展覽面積也大大縮水了。
讓邱先生懊惱的不僅這些,他發現參展企業少,而觀眾更是少之又少。“開幕當天的觀眾就那么少,參展商想從展會中得到實質性的收獲幾率很小。”邱先生似乎看到最終參展效果。
然而,開展前邱先生可是信心十足。主辦方提供的資料顯示,往屆展會曾吸引不少國際知名企業參加。邱先生為之所動,此次展會一行6人躊躇滿志,殊不知事實與他們期望的大相徑庭。
“我們對該展會已不抱任何希望。”邱先生告訴筆者,除他和另一位同事留守展位外,其他4位同事都出去玩了。據筆者了解,來自杭州的一家參展企業也如此,只有一位工作人員留守“陣地”,其余的都逛天安門去了。當筆者問不怕人手不夠嗎?該工作人員笑言,一人都閑得犯困,哪用得著更多人手。
筆者在展會現場走了一圈發現,大多數參展商清閑得不知所措。許多參展商表示,這種展會是一次性買賣,以后不會再參加。邱先生也表示,一些缺乏誠信的展會主辦方很容易利用參展商與展會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操控市場,有的甚至非法牟取錢財。他呼吁政府部門應對展會加強監管力度,使更多參展商免受其害。
觀眾:不滿在心頭
“要不是一個展館一個展館地尋找,我都不知道工業設備維修展在6號館舉辦。”一位孔先生憤憤地說,主辦方宣稱“精心服務,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種普通展會;將根據您的要求,加入更多服務”,可連最起碼的“展會提示”都難以實現,而當天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其他兩個展會都在展館門口打出醒目的“某某展”字樣。另外,主辦方工作人員是一問三不知,問多了干脆說自己是臨時過來幫忙的,具體情況不清楚。筆者調查發現,觀眾對展會表示不滿的遠非這些。
一位從山東趕來的觀眾表示,他是一家計算中心的工作人員,希望此行能找到所需的產品,豈料參展企業數量、質量不如人意,設備維修與診斷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以及新經驗也難求。對于真心實意想通過本次展會尋求合作的專業觀眾而言,收效甚微,甚至一無所獲。且不說參展企業的數量和質量如何,就氣勢而言本屆展會都很難與上海舉辦的同類展相提并論。他指出,本屆展會的參展企業主要以標準展位形式亮相,特裝展位僅有三四個,其中最大的特裝展位面積只有四個標準展位面積大小,而上海的同類展中的特裝展則以六個、八個甚至更多個標準展位組成。
一位觀眾認為,參展商和觀眾就像一對想談戀愛的男孩、女孩,辦展的目的是提供平臺促成更多參展商和觀眾“戀愛”,而知名參展商的缺失讓專業觀眾的興致所剩無幾,反之也如此。他表示,展會要想提高參展商和觀眾的“戀愛”成功率,應該精心地挑選相匹配的戀愛雙方,同時務實地做好組織和服務工作。
主辦方:不可能讓所有參展者滿意
在展會現場,筆者向主辦方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打聽工業設備維修展是由哪個單位主辦時,該工作人員回答說自己是臨時過來幫忙的,由哪主辦不清楚。過后,筆者上網查到,多個刊登工業設備維修展的網頁都注明:主辦單位為“中國北京設備管理協會”和北京中亞興展覽有限公司等。筆者致電中國設備管理協會,了解展會相關情況。該協會工作人員回復,他們沒有主辦工業設備維修展,同時她還說沒有叫“中國北京設備管理協會”的,不妨去問問北京設備管理協會。當筆者致電北京設備管理協會時,得到同樣答復。緊接著,筆者打電話給北京中亞興展覽有限公司,問及工業設備維修展是由哪個單位主辦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問:“你主要想了解什么?”當筆者向他再次詢問有關展會其他情況時,該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是新來的,具體情況不了解,無法回答筆者提出的問題。之后,筆者又撥通了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的電話,該工作人員說:“有些參展商參展效果不錯,還簽下了大單子。”他證實,本次展會是首次舉辦。當筆者將參展商和觀眾所說的話告訴他時,他說:“肯定是那些沒有達到參展效果的人想鬧事。”他表示,任何一個展會都不可能讓所有參展商和觀眾滿意,一個展會如果能讓40%的參展企業有效果就相當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