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總結十八大以來中國會展業發展成果,以創新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會展中國頻道特別策劃“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國會展業再創輝煌”專題及系列訪談。就中國會展業五年來轉型發展的問題,本網記者專訪了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他表示,從2012年十八大召開到現在,是中國會展業轉型過程當中繼續發展的五年,一定要堅定走我們中國特色的會展業發展強國之路。
多措并舉助力會展產業轉型升級
袁再青介紹,從會展業來看,十八大以前是在發展中轉型。而十八大以來這五年是在轉型中繼續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格局的轉型。從發展格局來講,轉型升級是東中西部的發展,中國的會展業整體格局是東中西。東部繼續發展的同時,中部、西部在加速發展。中部、西部的發展從增速上高于東部,體現均衡發展的特色。二是一、二、三線城市的發展的格局轉型。在一線城市繼續快速發展時,二、三線城市包括四線城市也在全面地發展,城市發展的特色,突出了各個城市不同的產業。三是產業格局的轉型。一、二、三產業的會展業發展,包括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
袁再青認為,從轉型方面,即中國會展業發展主體的轉型和升級。其發展總體轉型主要從三個方面:
一是政府的轉型。政府會展業是發展主體之一,政府的轉型首先是清理整頓,其次是政府在會展業當中角色的轉型,從微觀管理到宏觀調控的轉型,政府主導展會的市場化轉型,政府主導的展會的品牌化發展,這是政府角色的轉型。
二是發展主體的轉型。其中社團組織作為發展主體的一個方面,在深化改革過程當中社團在會展業的作用繼續擴大,主要是體現出專業化辦展的主體,社團轉型在我看來還是有一個新的發展。會展企業的轉型發展,企業轉型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都有一些新的進展。包括集約化的發展,民營企業的壯大,以及部分主宰民營商的發展,國有企業的聯合、聯營、擴張。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會展業當中,也有新的發展,包括并購、擴大。
三是中國會展業發展動力的轉型升級。首先是國家戰略成為中國會展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包括“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流域經濟帶、深圳大灣區建設,以及包括雙創戰略。國家戰略對于中國會展業的發展起到了核心動力作用。包括現代科技成為會展業發展的動力,包括互聯網、移動、大數據。
四是發展理念的轉型。理念轉型升級主要是按照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有一些新的轉變、新的提高。
五是發展人才的轉型。當下會展業新的人才的涌現,會展教育在會展人才的培養上,也有一些新的貢獻。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全力促進行業發展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15號)(以下簡稱15號文件)在會展行業,尤其是像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這樣的行業組織發揮了哪些作用?針對此問題,袁再青表示,研究會在行業發展中,按照它的職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我認為,研究會的作用按照貫徹15號文件來講,大概有四個方面,一是進行行業的理論建設,一些務實性的政策研究上,做一些工作。包括15號文件起草過程中,實際上研究會已經參與提供了一些咨詢意見,包括文件發布以后的解讀,研究會也開了座談會進行宣傳貫徹,并通過一些活動,來貫徹15號文件各方面一些具體的舉措。
袁再青表示,在理論研究方面,就是進一步在行業中,包括在中國的會展城市中,更加明確認識會展經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方面,研究會做了一些工作,從理論研究和宣傳貫徹方面,因為15號文件提出兩個平臺,一是對外開放的平臺,二是現代經濟的平臺。近年來,會展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各個城市、特別是城市領導和行業認識的話,較前幾年有新的提高,也放在了新的重要性上。三是對會展行業整個形勢的判斷,形勢的把握和趨勢的判斷,包括一些特點,這個我們也每年的話通過年會,通過一些課題研究,來把握每一年的會展業的整體形式和新的發展趨勢。以及對于會展業發展的一些路徑探索,研究會也參與其中。包括研究會提出的產業會展發展的概念、探索、推動。
研究會還對行業做了很多基礎性的研究,包括統計、分析,每年做會展行業的統計,以及對會展業發展的促進作用。通過各種活動、年會、論壇來促進15號文件的落實,促進會展業的發展。除了對展覽業的促進,在會議產業的促進方面,研究會每年召開節慶產業全國工作會。在服務方面,為各地城市會展辦、會展協會、會展場館、會展企業做不同的服務性的工作,每年舉辦會展大講堂以及培訓工作。支持研究會會員企業舉辦各種展覽活動。
采訪最后,袁再青表示,在迎接黨的十九大之際,中國會展業由會展大國向會展強國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堅定走我們中國特色的會展業發展強國之路,在借鑒學習國外發展模式的同時,發展中國模式,以中國特色打造全球會展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