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博會:見證科技創新力
發布時間:2018-09-26 更新時間:2018-09-26 作者: 點擊次數:4455
今年5月20日,為期4天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北京科博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落下帷幕。本屆北京科博會展示了各地創新體制機制的變革與實踐,讓與會各界領略了新興產業的快速成長。
北京科博會是經國務院批準,由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貿促會、北京市政府主辦,北京市貿促會承辦,于每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大型國家級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的展會。自1998年創辦以來,北京科博會已成為展示中國科技實力的舞臺。
業內人士認為,北京科博會的創辦,既是我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科技興貿戰略的具體舉措,又體現了大力發展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首都經濟的戰略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北京科博會不僅推動了我國高新技術的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進程,而且帶來了世界經濟發展和技術革命的最新觀念,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從國際周到科博會
1998年5月11日,中國第一個以高新技術為主題的大型國際展會——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周(以下簡稱北京國際周)順利舉辦。此時的北京國際周,是我國自1998年初對高新技術產業實行一系列鼓勵發展政策出臺后,首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領域對外招商的會展項目。至此,北京國際周的前4屆可劃為北京科博會發展的第一階段。
據了解,從首屆北京國際周僅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展,到第四屆7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出強大陣容參展;從首屆簽訂中外合資合作協議僅6.3億美元,到第四屆簽約近80億美元;從首屆僅41位中外政要、知名企業家與會演講,到第四屆400多位國內外財經、產經、政經界巨子云集,科技學術界泰斗匯聚以及近百場論壇舉辦,向與會各界人士不同層面地傳播新經濟、新思維,北京國際周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日趨顯現。
2001年的北京國際周舉辦了首屆世界頂級企業首腦論壇,吸引了跨國集團高管們密集亮相,成為北京國際周的一大看點。
自2002年起,“中國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周”更名為“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迄今為止,北京科博會逐步打造成集綜合活動、展覽展示、推介交易、論壇會議、網上展示推介“五位一體”的活動架構,成為國內外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傳播前沿思想理念、發布產業政策信息、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較高的標志性品牌活動。
從北京國際周到后來的北京科博會,每年5月,北京都上演一場科技盛宴。時任科技部副部長李蒙如此評價:“科博會匯聚了高端科技成果引領產業的發展方向,在過去的20多年里,有一大批先進的科技通過科博會投入了運用,投向了企業和社會。”
科博會效應持續增值
“中關村與北京科博會應該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互利共贏,要廣聚優勢資源,充分發揮首都科技資源集聚化優勢。”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政府采購促進中心副主任鄧宇峰表示,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及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以促進投資交易與項目合作為主線,吸引人才、技術、資本市場等更多的創新要素聚集,打造國際化的交流合作平臺。
自1999年第二屆北京國際周首次推出“北京中關村”以來,雙方已共同走過了21年。統計顯示,中關村已將數十萬創新成果帶到了北京科博會現場,雙方在應用軟件、集成電路、機械自動化、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等領域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業績。
作為科技創新的展示平臺,北京科博會借其獨有的科技產業推廣優勢,吸引了全球投資者“下注”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北京科博會上設立了專館,吸引更多觀眾了解上海世博會。受益者還有北汽集團,在北京科博會上達成了許多招商引資項目合作協議。
由于逐年舉辦而帶來的種種“場外效應”,北京科博會已從簡單的簽約疊加轉身為一種城市進步的代言符號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展會現場不但有先進科技的展示外,同期還有關于資本市場的多場次論壇,既有關于經濟模式的討論,也有關于行業相關的專業研究。從最初的北京國際周到后來的北京科博會,其外延被不斷擴大,并產生了“明星效應”。
展示中國科技創新力
長期以來,北京科博會不僅讓與會各界看到了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還為各類科技人才提供了自我價值的展示的平臺。北京科博會組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由長期以來某個學科和技術領域的單個突破,轉變為眾多學科和技術領域的全面突破,前沿技術群體躍升。從科技發展的實力看,中國已由以往的“跟跑者”變為“并行者”,甚至是某些領域的“領跑者”。
第二十一屆北京科博會更是匯聚“國之重器”,一批大科學裝置走向前臺。展會期間,記者在國際海洋科技與海洋經濟展區看到,“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雪龍號”科考船、萬噸級海警船引人注目。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經濟打破產業邊界,促進產業融合,形成新產業、新業態與新的增長點。在本屆北京科博會上,處處可見人工智能技術及其應用。如國內首個人工智能應用者開發平臺第四范式——先知平臺,可在30天內實現人工智能的行業應用;全球首款專門為云端機器人打造的云端智能控制終端DATA,是全球最頂尖的硬件虛擬化技術,可實現在多系統之間的隨意切換;全國第一套自助云打印公共服務平臺——“V印-云”打印公共平臺,打造互聯網生態打印系統。
北京市副市長、科博會組委會副主任殷勇說,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北京市進一步擴大開放,努力提升科博會的國際化水平,堅持“大膽走出去”和“積極引進來”,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不斷增加國際化元素,實現展會與國際全面接軌,為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交流搭建一個更優質的平臺。
在建設“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北京科博會正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