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此來形容電子商務的發展毫不為過。短短幾年間,電子商務風靡全球,滲入到包括展覽業在內的各個行業之中。這其中,網絡與會展行業的結合在2003年時,堪稱“兩大業界”的經典。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互聯網和會展的結合慢慢變冷,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是概念炒作,還是發展趨勢?
記者:2003年,網上展覽會因為非典而火爆;2004年,網上會展進入實質階段;僅僅以一年后,網絡會展進入衰退期。雖然業界對網上會展仍有看好趨勢,但事實上,網絡會展已經成為展會的附屬品。目前,網絡會展幾乎不存在,只有像廣交會、東盟博覽會、科博會還在辦展的同時,繼續運作網上展覽。在電子商務日益壯大的今天,網上展覽會能否被看成炒作失敗案例?
中國教育電視臺新媒體中心主任何愛新:可以說,網絡會展開始時的確是借助了非典的炒作概念,但必須提到的是,網絡會展的概念在特定時期出現也完全符合市場。網絡會展這幾年的發展好似在一個平面直角坐標中波段,人們會看到一條大振幅波浪線、波谷、波峰以及周期。從電子商務市場角度來分析,網絡會展總有一天會走向“波峰”。
北京神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劉輝:其實不光網上展覽會因非典而火爆,很多電子商務企業在那一年也收獲頗豐,這是因為當人們無法通過傳統方式進行日常商務活動的時候,網絡為大家提供了另一個交流渠道。最近兩年網上展覽確實在人們的視線中慢慢地模糊,甚至消失,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我認為,網上展覽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金融界技術部經理蘇宏淼:網絡會展本身是在特殊的環境提出的。因為非典,展覽會受到影響,產生了展會借互聯網搭建平臺,企業借互聯網展示營銷,所以說借概念炒作是網絡會展的一個特點。現在,網絡會展可以說是被人們遺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以hc360、阿里巴巴等信息搭建和網上交易的形式大行其道。我認為,網絡會展只是電子商務的一個分支,概念還在將來的時間完善。
走向“低谷”的原因
記者:如果網絡會展是“概念”炒作的成功典范。那么,從2005年開始,網絡會展開始走向“低谷”的主導因素是市場還是技術?是會展業的重視程度不夠,還是企業的認識不同?
中國教育電視臺新媒體中心主任何愛新:導致網絡會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技術問題不是主要因素,在技術面上,網絡會展所實現的功能基本都可以實現。最主要的原因,其一是人們意識,也就是說人們要在通過網絡會展實現哪些功能?其二,網絡會展的市場認可度問題。
其三,網絡營銷的特點就是通過互聯網展示。所以,網絡會展的點擊率成為制約企業利用它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關心的是,在這個平臺上會有多少經銷商和觀眾看我的產品,我在這個平臺上能得到什么?
北京神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劉輝:造成網絡會展走向“沒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模式不夠清晰。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鑒,如果以為簡單的將傳統會展模式放到互聯網上就是網絡會展,那只是片面的理解而已。第二,缺乏市場培養。網絡會展的發展需要市場大環境的支持,從政策面應給予適當的扶持,從像諸如廣交會這類大型的國際化的展會開始,不斷摸索和完善網絡展會的模式,從實地展會的附屬地位,變成強有力的支持,并將這種展會的效果延續下去,相輔相成,從而真正發揮網絡展會的優勢。
金融界技術部經理蘇宏淼:網絡會展在特定的時期有著特定的功能。目前,網絡會展發展滯后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企業的意識問題。網絡會展的模式是構架一個信息平臺和一個網際營銷平臺,而企業對于網絡會展的認知還停留在信息的索取上,僅僅是把它定位一個展示、信息發布,并沒有開展深層次的營銷手段。其次,網絡會展還存在一些社會問題,諸如:交易時,雙方的信任、交易問題和有關第三方的認證等等。
網絡會展面臨大考
記者:只有幾年時間,電子郵件、企業網頁、電子支付手段和服務、網絡身份的安全認證技術、網上商品交易系統等已隨著電子商務設備特別是網絡的擴展、延伸而參與到展覽業中,電子商務對展覽業及展覽活動產生很大影響,但這似乎沒有阻止網絡會展盛極而衰。
那么,以阿里巴巴、淘寶為代表的新一代網絡營銷是否將成為一種模式代替網絡會展?
中國教育電視臺新媒體中心主任何愛新:阿里巴巴和淘寶是典型的電子商務,一個是B2B,一個是C2C。隨著近兩年來電子商務普及,淘寶也逐漸成為企業一個展銷方式,而這些企業大多是小型企業。
從網絡會展概念的角度來講,廣義的被認為網絡會展是成立的。從狹義的定義上來說,網絡會展是企業的品牌營銷,而非單純意義上的銷售。不能說誰代替誰,三者之間的確存在交叉點,企業的目的不同,三者不會受到影響而是共生。
北京神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劉輝:上述網站還是屬于電子商務范疇,它確實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但是和真正的網絡會展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直接展示給全球的客戶或消費者,這是一個日常性的工作,或者說是推廣方式。
網絡會展則有所不同,它是某一個特定時期舉行的新產品和新技術的展示會,是一次行業發展趨勢的集中展示,決不是簡單的電子商務,所以說簡單的將電子商務網站說成是網絡會展,還有待商榷。
金融界技術部經理蘇宏淼:阿里巴巴、淘寶、網絡會展三者同屬電子商務,但它們之間不存在利益沖突。我認為,網絡會展的名詞會隨著時代而改變,會被替代,但網絡會展的概念卻永遠存在,并且它的形式也會越來越完善。
記者:比爾蓋茨曾說過:“21世紀要么無商可務,要么電子商務。”網絡會展的市場前景是看好的,那么網絡會展重新興起,最需要解決的是什么?
中國教育電視臺新媒體中心主任何愛新:最需要解決的是市場。也就是說,網絡會展同實地展覽一樣需要主辦方,而這個主辦方一定是政府。其次,需要第三評測數據,也就是第三方的數據更有利的向企業展示網絡會展實現的效果。
事實上,不論是阿里巴巴還是淘寶,他們的模式給了網絡會展走向的參考。
北京神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劉輝:前面說了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能夠得到很好得解決,網絡會展將會重新發展起來。現階段無論從政策面還是市場本身都應對網絡會展加以重視,大環境的培養需要時間,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工作還需要加快步伐。
相信當企業對互聯網有充分認識的時候,網絡會展重新興起不再是問題。
金融界技術部經理蘇宏淼:從目前網絡會展的情況來看,制約網絡會展的因素會很多。在這些因素中,網絡會展的最應該解決的是市場問題。其實,除了市場問題,網絡會展還需要技術和社會問題,比如,網絡交易視頻平臺、網絡交易征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