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中,記者聽到一個有趣的事。大約是2003年,某兄弟市政府部門組團來濟南學習。那時候,濟南市有一個小組:會展業發展領導小組。此前,十分重視會展業的兄弟市深感在實際工作中發展會展業的難處,專門學習這個小組的運作和職能,回去之后,結合當地實際加以創新,也成立了一個辦公室,對很多大型展覽節慶的開展運作進行協調,提供政府的支持和服務。現在,會展業的發展到了關鍵時期,濟南的這個小組早就沒有了。
其實,一個單位的存廢說明不了什么問題,濟南會展業的發展總體上現在已經超過了這個兄弟市,正在尋求層次上的提升,活力和沖勁都不可小視。
但我們應該看到,一個品牌展會或者品牌展會方陣的出現,絕對不是哪一個方面單獨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它一定是社會合力良性運作的結果。濟南,一個會展業新興的城市,那些辛苦創展的企業,絕對不拒絕再多一個力量的幫扶,無論來自民間的還是官方的。
現在,跟會展業有關系的政府部門并不少,比如發改委旗下的制定宏觀政策的“服務辦”,負責會展項目注冊的工商局,對其進行政府管理的貿易服務局,對一些展會有指導責任的貿促會,還有可以依據會展參展人數,實施獎勵的旅游局等等。這些政府部門或者組織,都是會展業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機構,也為會展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相對會展業發展的現狀,作為政府機關,能否迸發出更大的創造力,提供具體的、切實的支持措施,還有待觀察。比如工商局,會展項目的注冊費用是不是可以不收,幾萬元錢,對一個民營的中小公司來說,不是個小數目。據了解,在國內有很多城市已經不再收取這項費用,而是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對展會質量的監管,防止騙展的發生上。
會展是一個新興行業,創造名牌展會,也是一個從沒有過的工作。從本質上講,會展也是一個創意產業,它的靈活性、多元性、文化性,也需要充滿創意的工作跟它相適應。所以,作為一個城市的發展戰略之一,與此直接相關的政府部門,都應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出實際適用的辦法,整合優勢資源,推動企業和展會的發展。展會,從來不拒絕政府在履行自己職權的同時,再創造性地提供多一些支持和點子。而這些N+1的支持、充滿創意的工作思路和具體辦法,是打造名牌展會更渴望的推力。
除了政府,行業協會在會展業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歷史的原因,協會往往在一個行業當中有著很強的威信,對企業資源的整合有著他人難以比擬的優勢。大型展會,往往就是依托于一個產業進行的,統合一個地區或者全國產業的機構除了政府,就是行業協會。但是,目前,行業協會介入會展的深度和活力還很不足,多是局限于拿了贊助費之后,發發通知和文件,深度的介入很少。而目前,提升行業協會的服務能力,正是一個改革方向和行業協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舉辦展會,就是打造一個行業的相關鏈條進行交流、學習、交易的平臺,可以促進產業的發展。比如深圳家具協會,不僅創造出了一個影響全國全亞洲的品牌展會,還極大地推動周邊家具行業的發展。協會,需要在本職工作的N種推力當中,再加上一個創造性。
可以為品牌會展提供推力的有很多,還是那句話,企業永遠都不拒絕那創造性的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