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眾所周知,已成功舉辦了15屆的中國國際醫用儀器設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以下簡稱醫用儀器設備展)專業性極強,是醫療衛生界專業人士的盛會。而日前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第十六屆醫用儀器設備展,卻有一群非專業“特殊”觀眾混進展館添亂,讓人感到不是滋味。
參展商:見怪不怪
第十六屆醫用儀器設備展開幕當天,記者一早來到展會現場,本以為這么專業的展會不可能會有太多觀眾,但發現如醫院采購人員、經銷商、代理商等許多專業觀眾到會,現場氣氛十分熱鬧,同時也注意到有數量不少的非專業“特殊”觀眾——以拿宣傳資料賣錢的人混跡其中。
站在展館門口發宣傳資料的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對于這些“特殊”觀眾她已經見怪不怪了,哪個展會都有他們的身影。但讓她懊惱的是開館不到一個半小時,來了不下20人次這種觀眾,甚至同個人向她索要了三回資料。該工作人員向記者訴苦,不給這些觀眾資料似乎有歧視性,不合適,但一本資料成本2塊錢,一個展會下來要浪費不少錢。不僅如此,他們公司是一家專業廠家,參展的目的是宣傳企業品牌、讓用戶了解自己的產品、帶來更多潛在客戶。然而,正因為有了這些“特殊”觀眾,致使參展成本增加,但參展效果并沒提高。
參展商宜健跟記者一談起這些“特殊”觀眾,就滿腹牢騷。他說,一早上,他們展臺已來了好幾撥,大多是一到展位前二話不說拿了資料就走。讓宜健哭笑不得的是,有個人乘其不備,沖進展臺抱了一摞資料就走,等他回過神追出去才把資料“奪”回來。宜健無奈地講,這些人都是有備而來的,防不勝防。就在記者和宜健說話的時候,一位中年男子頭也不抬地拿了擺放在桌上的資料就匆匆離開。
觀眾:忙中添亂
“這些‘特殊’觀眾簡直就是添亂。很多時候,當我們正與參展商洽談得起勁,他們突然冒出來,干擾我們談話。”專業觀眾李銳說道,正因為有了他們,有些參展商變得很會“察言觀色”,這讓像他這樣的專業觀眾感覺很不舒服。
在展會現場,記者多次試著找那些“特殊”觀眾聊天,當他們得知記者的本意時多數人愛理不理,有的甚至拔腿就走。
李銳建議,為了有效控制那些“特殊”觀眾,主辦方不妨在觀眾登記時讓他們出示身份證,這或許有一定的成效。
參加過多屆醫用儀器設備展的專業觀眾
主辦方:萬般無奈
“我們也不希望這些‘特殊’觀眾到會,但醫用儀器設備展是免門票的很難控制。”在展會現場,主辦方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萬般無奈地說,門口負責觀眾登記的工作人員都是臨時工作人員,不會辨別各種觀眾,何況那些“特殊”觀眾都是有備而來,卡不住他們。該工作人員認為,即便能辨別出他們的身份來,為尊重起見,也不能將他們拒之門外。
另一位工作人員指出,那些“特殊”觀眾是展會的頑疾,醫用儀器設備展業也不例外。盡管如此,本屆醫用儀器設備展主辦方從方便專業觀眾、使參展企業獲得滿意效果上下了一番功夫。
為配合衛生系統設備選型和采購工作,本屆醫用儀器設備展在布局上進行專業劃分,設立大型影像設備、高值耗材、醫院建筑設計、醫用車輛等專業展區。展會期間還舉辦了包括政策研討、標準規范、國際交流與合作、學術論壇和新產品技術交流會五個板塊的學術交流活動31場,涉及專題79個。據記者了解,本屆醫用儀器設備展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瑞典、韓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