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顧后果地加緊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內地重點建設了不計其數的會展中心,這樣既可以增加收入,又給地方官員“長了臉”,這些官員非常重視可用來衡量他們政績的市容市貌和公開數據。
中國內地至少建成了150多個會展中心,展覽場地的面積總計300萬平方米。但是,許多會展中心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要么就是舉辦參展商所抱怨的那種組織不善的展會,其營銷手段往往給人誤導,因此這些展會最終幾乎都沒有起到更為專業的展會所起到的那種“作用。以香港的經驗為例,根據業內專家提供的數據,一個展會組織者每收到1美元,就能給餐飲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和酒店業等其它行業帶來15美元的收入。
中國去年舉辦了近4000場展銷會,直銷額達140億元人民幣,較前年增長了20%。為了使這一數據繼續提高,許多內地城市加上澳門正在修建更多的會展中心。
專家說,當涉及到吸引參展商和參觀者時,越大并不一定就越好。2004年在廣州舉辦的泛珠三角地區經貿合作洽淡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盡管政府對這場為期4天的洽淡會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但參觀者寥寥無幾,比參展商還少,其中一些參展商賣的還是假貨。
開幕儀式吸引了1.5萬參觀者和大批政府官員,但其中只有制假者才是為數不多的熱衷于展會的人。一些公司坦率地表示,他們來只是為了給政府“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