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頂儀式上,萬季飛強調,國展新館的封頂,為國展新館工程順利竣工并于明年3月投入使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表示,新館的建成將有效地改變北京市目前大型現代化展館不足的現狀。2008年新館投入使用后,將承辦10多個大型國際展覽項目,這將是對展館硬件設施和服務水準最好的檢驗。
國展新館位于北京順義天竺空港城商務區,總規劃用地155.5公頃,總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其中展館及附屬設施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展館室內地上總使用面積為20萬平方米,綜合配套設施為26萬平方米。即將落成的國展新館將成為北京市規模最大的展覽中心,也將是國內展覽功能最完善、設施最先進的展館。同時,作為北京市重點工程之一的國展新館被北京市政府列入2008奧運相關工程項目。
新館承載太多期待
近年來,隨著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和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的相繼落成,北京展館的功能老化和使用面積不足的現象尤為突出。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簡稱國展)的展覽面積僅為6萬平方米,與上海和廣州超過20萬平方米的大型展館相比,國展已經嚴重滯后。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亞洲最大的“服博會”、“國際機床展”、“北京車展”、“紡織機械展”、“體博會”等一批品牌展會規模的擴大,國展的室內使用面積早已捉襟見肘,于是,一些展會的組委會不得不用“撐破了國展的肚皮”,來形容展館面積不足的窘迫。
同時,因為北京展館面積嚴重不足,部分知名展覽項目不得不離開北京,到上海、廣州或其他城市舉辦。盡管展館面積不足牽絆了北京會展業,也讓一些品牌展會遠走他鄉,但北京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仍是許多展會的最愛。由于北京擁有獨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優勢,多數主辦方和展商都愿意在北京辦展。
正因為如此,有的品牌展覽項目寧愿分期舉辦。
此外,像“北京車展”,同樣因展館面積不足,分成了國展和農展館2個會場,甚至需要搭建臨時場館。這為參展商、觀眾和主辦機構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還有“國際機床展”由于展館不足,不得不控制參展商的參展面積和參展商的數量,導致部分企業無緣參展。
明年新館承辦10多個大型展
萬季飛介紹說,
早在去年北京車展舉辦期間,主辦方有關負責人就透露,2008年的“北京車展”確定在新館舉辦。據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機床展”也已經確定于2008年4月在國展新館舉辦。隨后還有“體博會”、“通訊展”等也將移師到新館。
王錦珍表示,新館投入使用后,布展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將在交通更為便利、面積更大的新館舉辦,規模在10萬平方米以下的展會則在老館舉行。新館在布展凈高、展館室內舒適度、管廊設計和綜合展位箱的設計、室外展場設施完善度等方面,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也屬先進水平,可適用幾乎所有重型、輕型國際性專業展會,并給展會的未來發展留有余地。
對于北京將出現兩個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并行運營的情況,王錦珍表示,它們被區分為新館和老館,均由北京國展國際展覽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統一經營管理。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新館建設原則是:實用、經濟、以人為本。在滿足展覽功能需求方面,10年內保持國際一流水平,30年內不會落后。新館包括16個可分可合的展廳,每個展廳既可獨立承辦小型展覽布展,又能通過內部連廊彼此相互連通,利于承辦大型展覽。連廊內還設有自動步行道,減少觀眾步行距離。此外,按照國際先進理念,設計了人、車、貨清晰獨立、互不干擾的交通組織形式。貨車在兩對展廳之間進出,與行人分開。貨車可直接開進展廳,便于展臺的搭建和撤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