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敏:進口博覽會的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專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鐘曉敏
發布時間:2018-11-19 更新時間:2018-11-19 作者: 點擊次數:73486
舉世矚目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11月10日在上海成功落下帷幕。當天下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在進口博覽會現場專訪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鐘曉敏女士,她表示,作為我們國家提出并舉辦的世界上唯一的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進博會的成功舉辦,把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
鐘曉敏表示,展會期間無論是從媒體的報道還是組展機構得到的反饋,參加首屆進口博覽會的參展商和采購團收獲非常大。展會本身也為公眾打造了一場全球新科技、新項目、新模式的展示,提升了大家對未來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
對于籌辦這個“不一般”的展會對組委會提出的挑戰,鐘曉敏表示,第一次舉辦進口博覽會,理念的推廣是最重要也是最有難度的。從開始時國外不了解展會,到使全球客商看到我們通過這個博覽會來表達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決心,以至后來即使把展示面積擴大到27萬平方米,也是一位難求。從模式上看,進博會是“三合一”不一般的展會,因為它既是貿易界的“博鰲論壇”,也是涵蓋了多個國家的“小世博會”,還是進口版的廣交會。現在可以說,辦這樣一個超大展會在模式探索上是成功的。
鐘曉敏還介紹,對于進博會來說,保障的不容易也是一個大挑戰。為此,組會委采取了多種智能手段,來監控、引導入場的參展商和采購商人流密度,采用APP在場館內導航、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系統等。還有場館周邊對交通、人流等保障。總體來說是非常不容易,也是非常成功的。
鐘曉敏表示,進口博覽會通過展示大量的國外新展品,從而觸動了我國國內的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也在貿易開放方面,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邀請全球國家和企業一起來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據不完全統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的商品和服務將超過40萬億美元,消費空間和潛力巨大。這次的參展商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市場的新商機、大空間。可以說,進博會使參與其中的世界各國人民和企業都感到鼓舞,期待通過這個平臺在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中國市場中分享紅利,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