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會展業的迅速發展,使得中國企業在海外參展辦展空前活躍,出國展覽呈現出數目多,種類全的上升趨勢。據中國貿促會統計,從該機構審批出國展覽項目數年均增長達19%,2006年企業出國參展達到25000多家,突破歷史最高水平。萬季飛強調,出國經貿展覽數量和規模持續增長,在配合我國外交外貿發展、推動中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幫助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展覽業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使得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進軍中國市場的重點轉向展覽資源整合。《CEPA補充協議四》實施中,允許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上海市設立的獨資、合資或合作企業,試點經營出國展覽業務,參展企業應為該省市注冊的企業。《CEPA補充協議四》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展覽業的開放力度,同時也讓更多的外國展覽巨頭對中國展覽希冀著國際市場開放政策的出臺。
世界經濟一體化,意味著中國會展業開放的必然性,對展覽業而言既是一次機遇更是一次挑戰。萬季飛指出,面對機遇和挑戰,會展業必須進行一次徹底的深化改革,從根本上解決會展業在過去十幾年快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諸如,行業內缺乏統一有效的自律協調和公共服務體系,展覽統計、信息發布不健全;經營不規范,市場化程度較低,無序競爭;展會同質化問題嚴重,創新不足,富于特色和影響力的品牌展覽少;展覽場館盲目建設,地區分布不均衡,一些展館面臨效益逐年下滑的尷尬處境;展覽理論研究滯后、展覽人才匱乏等。
除此之外,展覽業界要積極樹立國家意識和大局觀念,深刻認識展覽活動對于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作用;要以開放的姿態和全球化視野,大力推進中國展覽業國際化進程;樹立發揚創新精神,減少重復辦展,積極實施展覽品牌化戰略;要切實做好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構建展覽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積極開展中國展覽行業標準制定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展覽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加快建設全方位、多層次的展覽管理和協調服務體系。
萬季飛說,過去的50多年,尤其是近20年,中國展覽活動空前活躍,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五大會展經濟產業帶,同時也出現了不少新興會展城市,帶動了會展經濟的區域發展。隨著展覽業的規范化發展,展會數量不斷增加,展覽質量日益提高,辦展主體不斷增多,展覽場館規模不斷擴大,展覽設備日趨先進,展示涉及領域越來越廣。展覽業總規模年均增長近20%。2001年到2005年的5年中,國內展覽項目數量年均增長16%,全國展覽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4%。上述問題的解決,必將推動中國展覽業向大規模、高質量和高效益方向發展。為實現吳儀提出的會展業“法制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目標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