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參展商決定參加本次博覽會,而不會轉而選擇投奔另外一家競爭者?”昨日上午,在聯合國國際貿易展會研討班上,擔任多國咨詢顧問的德國會展資深專家喬治·格勃特先生的開場白,引起了與會人員的高度關注。針對如何策劃并舉辦一次成功的貿易博覽會,并逐步成長為一個國際性博覽會,會展專家給出了專業性建議。
博覽會離不開四大傳統要素
格勃特反對盲目地舉辦博覽會:“至今,現代博覽會仍離不開一些傳統要素:方便使用的地點,新的貨品,來自八方的人流和交流信息的娛樂功能。”
不過,有著豐富會展經驗的格勃特,顯然不認為一個國際性博覽會具備這些簡單的要素即水到渠成: “目前,每年全世界舉行5000多次貿易博覽會。其中許多博覽會都擁有悠久的傳統,但是在當今這個變幻多端的全球市場上,這些傳統無法確保博覽會一定取得成功。”
格勃特表示,在許多“新興的會展國家”,正在涌現出眾多新的會展活動。尤其是,在中國,在過去幾年中國發展非常迅速,會展業也同樣如此。據統計顯示,1997年,中國舉辦了1000多次博覽會和展覽。九年后,也就是2006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3800次。
兩大最有效途徑不可少
“要組織一次國際性博覽會,并使為大多數參會人員熟知,最有效途徑有兩個,通過與各種協會組織合作;并與國際性公司合作。”
格勃特的觀點是,協會組織是代表會員行事,并通常是在他們的會員陳述了相關建議之后方才做出決策的。這個過程無疑耗時較長,他建議盡早開始對相關協會組織進行拜訪說服。“最好在會展活動開始之前27個月即開始這個工作,那么在會展活動之前18至20個月可以做出決策。”
在與協會組織進行接觸的同時,也應當與國際性公司進行接觸。最好能夠與他們的駐華代表進行接洽,因為他們能夠影響到總部的決策。這是為什么呢? “國際性公司主要是在10月份為下一財政年度做出決策,因為預算也是在這個時間進行編制。”格勃特微笑著補充說。
要參觀本領域最高級會展
“如果將本大洲或者全球最高級別的會展活動加以比較,你會發現有很多不同。”格勃特的理解是,如果想看到會展最新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并由此而說服參展商前來你組織的博覽會,那么,就應當參觀該領域最高級別的會展活動。格勃特中肯地說:“至少,這些博覽會的目錄資料可以給你帶來新的思路和啟發!”
他建議,要對相關協會進行推介陳述,并與大公司進行接觸,以檢驗在國際上的認可程度。有著20年會展組織經驗的格勃特,給出了一個老道的經驗:“為了避免被競爭對手抄襲,不要過早公布你的計劃。”
組織一次國際性博覽會,有沒有捷徑呢?格勃特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一個最好的途徑是,尋求一個擁有類似目標的國外組織者進行合作。”他認為,通過這些方式,國外的參展商將會更易于參加本次博覽會。他們對博覽會的質量更有信心。中外伙伴之間的合作將產生意想不到的協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