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盆鮮花將南寧植入了花的海洋,世界500強企業的負責人、重點合作行業領軍企業的負責人、國際經濟組織和東盟成員國政要聚首南寧,共同探討區域經貿戰略合作。
多國政要 啟幕博覽會
開幕式現場,巨大的電子屏幕一段反映2000多年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睦鄰友好、通商貿易的短片,展示了區域合作的發展歷史。開幕式主席臺上,一隊身著水手服的少女從巨帆后翩然而出,手捧著來自11國的絲綢,系在航船加速器模型上。在喜慶的樂曲聲中,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宣布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
隨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文萊王儲穆赫塔迪·比拉、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總理波松、越南總理阮晉勇、印度尼西亞交通部部長賈馬爾、緬甸商務部部長丁乃登、泰國商務部部長格勒格雷·吉拉佩、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馬來西亞貿工部副部長吳立洋、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菲律賓農業部副部長巴娜德特、新加坡交通部政務部長陳惠華等剪彩嘉賓共同推動加速器,為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剪彩。
推進區域合作 功不可沒
“東盟博覽會已經成為促進東盟各國多邊經貿往來、深層合作的助推器。”在開幕式現場,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據其透露,僅前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貿易成交總額就高達35億美元,簽約國際合作項目投資額161億美元。除此以外,18位國家領導人、500多位部長級貴賓出席,8.2萬國內外客商參會,5500多家企業參展,更加彰顯了東盟博覽會的魅力。
馬來西亞僑胞李先生表示,今年已是第4次參觀博覽會,他親眼目睹東盟博覽會規模不斷擴大和內容不斷提升。近幾年來,東盟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合作更加務實,除了政府的努力外,東盟博覽會的連續成功舉辦,為推動我國多邊區域合作發揮重要作用。他說,作為身居東南亞的華僑,期盼博覽會辦得更好、影響更大。
東盟博覽會不僅讓南寧走向了世界,更讓南寧成為世界各國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窗口,東盟博覽會已是東盟各國加強深度合作的最佳平臺。據了解,今年博覽會尚未開鑼,就已是流金淌銀。
據悉,集中簽約、主題簽約、專場簽約、單項簽約、和博覽會簽約中心等形式組織的項目簽約成為本屆博覽會的閃光點。特別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巴生港、印尼泗水港、越南海防港等東盟10國的港務集團、世界100強港航企業等多家單位,圍繞“泛北部灣”的港口與物流項目的簽訂,將為推動廣西建立服務西南、中南和華南,輻射東盟乃至世界物流體系發展起到重大現實意義。
活動亮點 “群星閃爍”
記者了解到,本屆博覽會活動呈現出多、專、精新趨勢,今年東盟博覽會呈現出五大特點:
一是形成主題國機制,舉辦主題國活動。由1至2個東盟國家出任主題國,會期舉辦主題國系列推介活動,重點邀請主題國領導人出席。今年的主題國是文萊。
二是“兩會一節九論壇”同期舉辦,“展會結合”的特點更加鮮明,更凸顯出博覽會的影響力和輻射作用。
三是進一步推動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從本屆起,每屆博覽會選擇一個中國與東盟的重點合作領域作為主題,突出特色,務實推動合作。今年以港口合作為主題,由中國交通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為“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中國——東盟港口發展與合作論壇。為配合這一論壇,第四屆博覽會的“魅力之城”全部確定為港口城市。
四是本屆博覽會展區設置更加專業化,展品進一步集中。
五是企業踴躍報名參展,展位供不應求。中國——東盟博覽會國外企業參展數在國內眾多展會中比例最高。博覽會設商品貿易、投資合作、農村適用技術、“魅力之城”4個專題,共設展位3400個,參展企業1908家。其中東盟10國及其他國家、地區使用展位1132個,占總展位數的33%,同比增長34.93%。印尼、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5個東盟國家包用獨立展館展示本國商品。中國企業使用展位2215個,展位供不應求。國內參展商品主要集中在東盟市場需求較大的工程機械、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電力設備、汽車零配件、建筑材料等行業,參展企業質量進一步提高。
據介紹,在前三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第四屆博覽會將進一步完善共辦機制,把博覽會辦成體現中國與東盟友好合作的盛會;進一步推動重要領域的務實合作,使博覽會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