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集聚區建設發展,成為會展行業甚至城市建設發展的熱門話題。繼四川成都提出建設會展功能區、福建廈門提出建設會展生態區、北京順義提出建設會展城、山東青島提出建設會展綜合體后,吉林長春也提出建設會展集聚區的構想。2019中國會展產業集聚區建設(長春)峰會7月19日在長春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在峰會上表示,各地熱衷建設會展集聚區,這是中國會展業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表現。會展集聚區建設符合會展產業發展從注重規模到追求質量、追求效益轉變的客觀規律,也是中國從會展大國向會展強國轉變過程中的重要發展路徑探索。
據袁再青介紹,目前類似會展集聚區的相關概念不少,成都提出建設會展功能區,廈門提出建設會展生態區,北京順義提出建設會展城,青島提出建設會展綜合體,江蘇南京提出建設會展小鎮。袁再青認為,雖然會展集聚區建設探討了幾年,但目前仍處于待破題階段。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統計,國內大約有10多個城市圍繞著會展集聚區建設探討發展路徑,有的城市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整體來說,會展集聚區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
會展集聚區有哪些功能?袁再青認為,會展集聚區的基本核心是圍繞會展場館來開展集聚區建設,場館是中心,同時要有一片區域,要聚集一批會展機構。從縱向來看,以會展場館為中心,會展集聚區應該集聚會展產業鏈資源,包括會展管理機構、會展相關協會、會展組展機構、會展服務機構等。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在峰會上表示,會展產業集聚區是會展發展理念的創新,是會展服務企業的聚集,是會展服務功能的集合,是產業城市功能的融合,是會展集約發展的抓手,是功能效率提升的路徑。儲祥銀認為,會展產業集聚區是會展業態的集合,集聚了會議、展覽、節慶活動、賽事活動、演出綜藝活動等,更有利于提高效益;會展集聚區是會展產業鏈服務功能的集合,集合了商務服務、商業服務、公共服務、會展專業服務、會展策劃服務等,通過以提高會展服務功能為抓手,可提高城市軟實力。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何泉秀認為,會展產業已經成為構建中國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已經成為拉動經濟迅猛增長的有力支撐,已經成為彰顯中國魅力的重要舞臺。據何泉秀介紹,從首屆汽博會到首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再到2005年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長春市擁有的這三個品牌展會為城市打開了“觸摸世界的窗口”,長春在中國會展經濟版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吉林省商務廳副廳長孟慶宇在峰會上介紹,去年,吉林省省級以上規模性展會達182個,展覽面積達343萬平方米。吉林無論是展會數量,還是展覽面積都在逐年增長。目前,除中國-東北亞博覽會、長春農業食品博覽會、長春汽車博覽會等知名展會外,吉林省還依托醫藥、建材、文化、旅游、冰雪、消夏等產業,打造了醫藥展、建材展、茶文化產業展、冰雪產業展等在地方“小有名氣”的專業性展會。
袁再青透露,長春會展業發展有很好的基礎,根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統計,2018年,長春舉行的展會數量和展出面積在全國位列第11位。袁再青建議,未來吉林省應該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打造一個專業的會展產業聚集區。